NBA勞資談判一直以來都抱有這種看法,就是一班被寵壞了的球星,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吸血經理人的誤導下,認為從57%的超高分賬下降至52.5%是極大讓步,甚至有些屈辱的意味。他們忘記了過去幾年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一般人是如何艱苦地撐下去。面對目前經濟低迷,能夠與艱苦經營球隊的老闆對分收益,算是很好的協議,令球迷們有精神寄託,讓更多人有生計更是功德無量。
曾在世大運贏得兩面體操金牌的張尚武,一度是中國的奧運希望;可惜未能成功登頂,一直不肯面對現實,繼續自稱為世界冠軍,獲安排退居為省隊教練也覺得是屈就,拿着6萬多的退役金很快便花光。今年初他在王府井街頭賣藝引起極大關注,結果得到一位慈善名人的照顧,主動送出10萬元給他應急,作為替父親醫病、生活費用、成立個人慈善基金之用;另外又以月薪1萬元聘請他擔任公司的慈善大使,主要參與培訓課程、學習駕駛和廚藝。這些安排其實是給張尚武一次重生機會,真正去掌握在社會生存之才能。可惜張尚武又一次錯過機遇,上班3個月便辭職,原因是其他人忽視他的存在,就連上電視台唱歌、跳舞也安排不到。
往日如何成功都成過去,試試放下身段,獨立地面對當下形勢,重新與其他人攜手合作走向未來,這樣應是上算。
徐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