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住所已少見螞蟻,想看螞蟻走動,得到市內公園、郊野田園了。最近,為搬遷作準備,整理舊書,在書架後,竟發現了一條螞蟻之路,一小隊搬運蟻隊,在移動疑似食物,經牆角通往露台的木門缺口,消失在花草叢中。
原來家居也有螞蟻的,只是牠們一向神出鬼沒,不為我知而已。
螞蟻愛搬東西,我們也愛搬東搬西。搬家,書是最難處理,最教人頭痛的了。什麼書該保留下來,什麼得放棄,一時間很難作出決定。十年前搬家,棄置了三十箱(一米乘二米的紙箱)舊雜誌在垃圾站。當年舊書可保留的都存留下來,不是因為仍會拿出來看,是仍有可供擺放舊書的空間:一間可放書籍、球包的儲物室。一放就十年,那一疊又一疊的書都是塵滿臉了。
十年前不曾作出的棄書決定,如今得要作了。雜誌自然不會保留。武俠小說呢,不同版本的古典文學呢,甚至是莎士比亞的中譯本。十年前不看,今後十年大概也不會看,還要保留下來麼。當年的流行小說,如今已不再流行,這些書不曾成為經典,那還要不要呢。諾貝爾文學獎中譯叢書很有看頭,用來當室內裝飾也可以,這批叢書,當年教遠景出版社的沈公子吃盡苦頭(他賠多少錢呢),還要搬到新屋去麼。
已再沒有地方放置幾千本書,祇能選取五分之一的書帶走。原則上,祇帶硬皮精裝版,不帶普及版,有些好書,只有紙裝的普及版,也會帶走。曾想過把書都捐到圖書館,但一般的捐書,圖書館都不肯接受。多年前一位藏書極豐(而那些書都俱參考價值)學人,逝世後,他的家人把書捐到國內某大學圖書館,事隔多年,那批書仍擺放在大學的儲物室,原封不動。
友人建議我們愛書者該開一間舊書店,自有坐擁書城的樂趣,又可兼做收賣舊書生意,大家把所有不會再看但仍有價值的書都送到這書店,這門生意或有可為。
對這建議我是不為所動。不要的書就不好再留下來了。想保留下來的,則分批運到新居,像螞蟻,一次搬十本八本,這過程樂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