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毅行者從前是英軍及啹喀兵的玩意,今日變成男女老幼競技一番的運動。26年前還是懲教署職員訓練院教官的陳偉健,與同僚組隊參加毅行者,在山上見一隊追一隊,當年隊友穿花紋短褲通山跑的情景歷歷在目;26年後,陳偉健官至訓練院副院長,今年再次參賽,體力不復當年勇,以恒心搭夠,五個月內減肥十多磅,務求以最佳狀態迎戰。 記者:袁慧妍
香港首屆毅行者在1981年舉行,當時是駐港啹喀兵的訓練活動。1985年懲教署應邀參加,當年還是教官的陳偉健、廖鎮福、吳志強、黃繼祥,是懲教署首隊參賽隊伍。陳偉健當年23歲,其他隊友年約30歲,四個熱血男兒經過兩星期的操練便上陣。
當年穿T恤短褲通山跑
八十年代的運動裝備並不講究,沒有行山杖,也沒有PowerGel,四人穿的只是普通T恤、短褲、波鞋,帶些光酥餅、牛肉乾便上山,穿着美國國旗圖案短褲上陣的廖鎮福笑言「大髀俾短褲磨到損晒,隻腳就生水泡」。
當年賽事傍晚5時開始,最難捱不是體力透支,而是敵不過睡魔,陳偉健說紀律部隊人員「平時9點幾就瞓,嗰時行咗一陣就天黑,好眼瞓」,結果隊友邊行邊打瞌睡,「合埋對眼行,差啲跌落水塘」。
賽事在11月初舉行,晚上氣溫僅攝氏10多度,他們冒着毛毛細雨跑山,飢寒交迫,早上經過路邊士多,叫醒老闆煮碗熱騰騰的即食麪。20多年前的麥理浩徑比較原始,路線不太明顯,植物種類較多,即使有地圖也會迷路,「我哋同其他十幾隊喺山澗度搵唔到路,啲水去到膝頭」;又試過因走錯路而找到捷徑,算是塞翁失馬。
雖然當時參加毅行者的隊伍都是精英,但由於英軍喜歡喝酒,個個捧着大肚腩上山,越行越慢,他們四人甚有默契,見一隊過一隊,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亦以32.5小時完成100公里路程,「凌晨兩、三點行完,喺終點瞓咗幾個鐘,再去荃灣飲茶」。
現年49歲的陳偉健已升任訓練院副院長,繼1985年及2008年,他今年與同僚組隊第三次參賽。今年毅行者下月18至20日舉行,西貢北潭涌出發,步行100公里至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