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發展(017)和新世界中國(917)向股東伸手攞160億元,而且偏要選擇在股市低迷的時候進行,如果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Graham翻生,佢會點睇?
我猜他會問,「IsNewWorldworthmoredeadthanalive?」
在美股1929年崩圍後3年,股市暴挫逾八成卻毫無起色,大量資產負債表健康,並且有很高資產淨值的公司,股價被質到極之不合理的低水平,市值不僅遠遠低於資產淨值,與公司的現金等淨流動資產值相比,隨時也要折讓八成。面對如此低殘的估值,1932年Graham在《福布斯》雜誌連續撰文3篇,分析為甚麼「Americanbusinessworthmoredeadthanalive」。
公司富有 股東很窮
美國上市公司在1928至1930年之間大量配股供股抽水,Graham認為造成奇怪局面,「擁有那些富有的美國企業的股東,自己卻很窮。企業坐擁巨額現金,股東則要為自己的財政問題煩惱。當公司司庫每晚好夢正酣的時候,股東絕望地來回踱步。」
Graham對於當時很多投資者忽視公司資產負債表,絕望地在市場以賤價沽貨,不以為然。他本人也有切膚之痛,因為自己管理的基金的價值,也跌近七成。所以他連寫3篇文章,不無要求公司管理層盡快做嘢的味道。
他指「公司管理層不但有責任防範公司盈利和資產受損,同樣有責任保護股東,免受公司市價貶值所損害。」即使是大市整體低迷,經濟陷入大蕭條,他認為個別公司的股價貶值幅度,部份是可以避免的(AvoidableDepreciation)。而正正因為市況差,股東承受很大財政壓力,管理層更加要主動出擊,為股東提升股份價值。
Graham建議上市公司可以做的,包括1)應該盡量維持一定水平的派息,這是支持股價有一個基本估值的基礎;2)管理層要設法讓市場注意到公司資產的價值,尤其是讓投資者知悉,資產有一個起碼的變現價值,這價值比公司股票市價高得多;3)要把多餘的、超出業務所需的現金,分派給股東。
他最後建議,如果一家公司真的「生不如死」,股東就要對主動要求公司清盤這一步,抱開放的態度。一些公司的市價,長期遠低於公司的資產淨值以至現金價值,反映了市場相信公司管理層將會不斷摧毀價值,Graham認為股東要認真想想任何可行的解決辦法。
抽水多 派息少
新世界發展和新世界中國兩家公司,市值比NAV的折讓長期高於同業,如今折讓幅度已近八成,似乎是最接近Worthmoredeadthanalive境界的藍籌公司。
連同今次供股,新世界發展過去15年通過股本集資6次,共抽水285億元,其中供股佔去177億元,配股集資108億元。期內向股東派息只有174億元,即是未夠用來供股,股價則下挫了七成。新世界股東如果太過長情,15年來夥粒無收之餘,本錢都要蝕完一筆又一筆。
至於新世界中國,1999年上市至今,股本集資額211億元,當中來自供股的有160億元。12年來新中的派息總額,僅48億元,目前的股價比99年上市發售價低八成。
抽水多,派息少,新世界的資金究竟投資到哪裏去?這十多年來為股東帶來多少回報?
新世界始終是藍籌公司,我印象中,鄭裕彤家族與上市公司之間,甚少出現搵小股東笨的肉酸關連交易。投資策略其實也傾向保守,發展商住物業、物流基建、擁有專營權的公營事業等,追求的是長期穩定回報。儘管間或出現投資內地數碼電視機頂盒,輸數十億元的笨事,但不至於動搖根基。
經過多年累積,尤其受惠買落大量「磚頭」長揸,新世界發展目前的資產淨值達1344億元,比15年前增加近800億元,增幅是1.5倍。新中的資產淨值比上市時增加近兩倍,達到440億元。
坐擁龐大資產,卻未能為股東帶來合理回報。過去20年,新世界的股本回報率,平均只有5.4%,是四大香港發展商中最低,遠遠低於長實(001)的16.2%、恒地(012)的14.4%和新地(016)的10.3%。
股本回報率特別低,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公司資本結構保守,不敢用槓桿提升回報。可是現實剛剛相反,在四大發展商當中,過去10年的平均淨負債比率以新世界最高,達到35%,恒地和新地的比率分別只有15%和13%,股本回報率最高的長實,借貸比重反而最低,10年來的平均負債率僅稍高於10%。
我相信長實負債比率特別低,與財技有關,例如李嘉誠團隊擅用系內公司「4、4、2」這類合資比例經營項目,使到很多負債不用反映到BalanceSheet上。
各走極端 高下立見
但新世界高負債而未能取得高回報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問題的癥結十分明顯,市場也早有共識,就是新世界管理層質素比不上其他主要發展商,導致它的估值一直落後於人,有極大的ManagementDiscount。
家族控制的公司,要改革管理層絕非易事。新世界發展現時6名執行董事中,有4人是家族成員;新世界中國同樣有6名執董,家族成員佔去5席。
在目前風雨飄搖的市況下,新世界管理層沒有跟隨BenjaminGraham的建議,設法收窄市價比資產值折讓,反而進行公司有史以來金額最高的股本集資活動,相信Graham再世也難猜透彤叔的心思。
李嘉誠的長和系,則好像有參考Graham的建議,而且做得更多、更好。長實及和黃(013)今年初把握僅有的IPO窗口,把香港和深圳貨櫃碼頭,以及北京東方廣場兩項資產,通過出售舊股方式上市,以高價變現500億元。今年3月和8月分別增加全年和中期股息。到本月初,和黃罕有地發佈材料,自己唱好自己,強調公司資產淨值遠高於市價。
長和系與新世界系,各走極端,高下立見。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