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股水靜河飛、理財產品滯銷,銀行惟有向中產客打主意。據了解,投行以至私人銀行理財部,近期積極向「有錢剩」客戶埋手,以逾40厘「超高年息」兜售ELN(股票掛鈎票據)及Accumulator(累計認購期權)結構性產品,甚至將入場費,由100萬元減半,降至50萬元,務求「密食當三番」。有熟悉相關產品的投資界人士指,「投資者以為可以財息兼收,但與銀行對賭,很可能墮入奪命金陷阱。」
記者:楊智佳
ELN及被外界揶揄為Ikillyoulater的Accumulator,以往深受富豪歡迎。不過一場金融海嘯,富豪損手爛腳,熱潮迅速冷卻。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兩者再度活躍,純粹拜內地富豪所賜,但隨時市況急轉直下及內地銀根收緊,內地富豪亦輸到怕避戰。投行及私人銀行見生意淡薄,惟有向下一層「有錢客」游說。
事實上,近日歐美投行以及本地大型銀行,將ELN的入場費由100萬元降至50萬港元,Accumulator則由100萬美元降至50萬美元。市場人士認為,銀行將門檻調低,主要是市況波動,令到投行相關部門生意淡薄,所以要另闢新客路,加上有投資者較早前買ELN或Accumulator輸錢,部份「見過鬼怕黑」,以後希望買細一點,投行便推出較低門檻的相關產品迎合市場。
國壽ELN年息高達40厘
近期較受投資者歡迎的ELN及Accumulator合約,仍然是中國人壽(2628)及滙控(005),兩者1個月ELN的接貨價九五折,年息分別為40厘及35厘。以滙控為例,95折接貨價為59.8元,50萬入場,一個月後股價企穩59.8元樓上,可收取1.46萬元利息,毋須接貨。表面上似乎相當吸引,但換轉國壽為例,如前日訂合約95折接貨,昨日單日暴挫6.7%,已經要以17.9元接貴貨,較昨日收市價17.6元還高。
至於剛宣佈供股的新世界(017),1個月合約的接貨價九五折,其年息更高達46厘,不過卻不獲供股權利。據了解,投行及私人銀行可因應客戶需要,度身設計年期、掛鈎股票類別,以及其他協議,而年期越長、息率越高、接貨價越低。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投資者有意買入相關產品的話,不要被高昂息率到,所謂年息40厘,表面吸引,但投資者最重要是留意接貨的行使價及到期收錢的水平。他個人認為,買入1個月或2個月的較短期的ELN或Accumulator,會比較容易賺錢,因短期股價波動性較易掌握。至於一年或半年期,接貨價雖然可達七五至八五折,但股價走勢難掌握,勝算較低。
糖衣毒藥令大市更波動
有歐資基金經理指出,無論ELN或Accumulator,皆屬於糖衣毒藥,「賺幾次高息,很大機會一鋪輸返晒……而且高價接貨者,如股價繼續插水,會頂唔住賤價拋售,令市場更為波動。」
高息股票掛鈎產品入場門檻降
ELN
過去:100萬港元
現在:50萬港元
Accumulator
過去:100萬美元
現在:5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