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荃灣荃錦公路山坡發現一枚18世紀西式大炮,爆炸品處理課軍火專家到場檢驗,證實古炮無殺傷力,交回古物古蹟辦人員處理,稍後移交香港歷史博物館進一步研究。
移送香港歷史博物館
事發於本周一,地政總署人員在荃錦公路朗逸峰對下山坡進行除草工程時,發現一枚長1.73米、口徑10厘米的炮管,於翌日通知古物古蹟辦人員到場檢視,初步認為是古炮。兩部門經過連日商討,打算將古炮移送香港歷史博物館,古物古蹟辦於昨晨10時許報警。
警方接報封鎖現場調查,爆炸品處理課軍火專家檢測炮管,消防員亦開喉戒備。經檢查後,專家證實炮管沒有炮彈,亦無危險。消防員遂用繩索將古炮固定,然後將之拉落約7米下平地,交古物古蹟辦兩名人員接管,現場封鎖約兩小時才解封。
古物古蹟辦發言人稱,古炮表面已經氧化生銹,炮身有一個皇冠標誌,但未證實產地,估計為18世紀西式大炮。由於現場原址並非軍事設施用地,在附近又沒有發現其他軍事物品,暫未知為何在上址發現古炮,古炮稍後移交香港歷史博物館進一步研究。
專家相信為英國製造
現場消息稱,該古炮用18磅的炮彈,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國健教授看過本報提供相片後稱,「古炮身嘅皇冠凸起,相信係英國公司鑄造,古炮環節並非凸得好高及好粗,應該係19世紀初時造嘅。種古炮根據炮彈重量命名,稱為『磅炮』」。蕭不排除是當年英國人接收新界時,向錦田一帶推進,因此古炮遺留於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