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者不得好死敍利亞、也門鐵腕政權響警號

獨裁者不得好死
敍利亞、也門鐵腕政權響警號

自阿拉伯之春年初爆發以來,卡達菲是繼突尼斯的阿里及埃及的穆巴拉克後,第三個被人民推翻的領袖,如今更成為首個被殺的獨裁者。卡達菲的死勢對阿拉伯世界其他獨裁政權產生巨大衝擊,尤其對不斷血腥鎮壓人民的敍利亞總統巴沙爾(Basharal-Assad)和也門總統薩利赫(AliAbdullahSaleh)起警惕作用,可望促使兩國的流血衝突提前畫上句號。

阿拉伯世界今年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阿拉伯之春的成功,令突尼斯和埃及變天,5月恐怖大亨拉登又被美軍擊殺,現在再輪到另一個大壞蛋卡達菲伏法。隨着他被殺,利比亞人民被獨裁統治的時代終於正式落幕,目前世界僅餘三個長期執政的獨裁者,一個是逐步將權力移交幼子金正恩、力圖實現三代獨裁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另二人正是巴沙爾和薩利赫。

《利比亞》
在班加西港,民眾高呼「真主偉大」,慶祝獨裁者被處決。法新社

《利比亞》
利比亞人相擁,慶祝人民力量終於擊倒獨裁者。美聯社

「希望下一個是巴沙爾」

卡達菲被殺消息傳出後,阿拉伯世界各國民眾莫不額手稱慶,外界正密切關注他不得好死的下場,對區內其他獨裁者會有何影響。利比亞人民在首都的黎波里歡呼慶祝之際,同時大叫「敍利亞!敍利亞!」,期盼敍利亞反對派也能推翻獨裁政權。
在敍利亞霍姆斯市,街上擠滿慶祝人群,反對派直言卡達菲之死對他們起到很大鼓舞作用,相信巴沙爾將步卡達菲後塵,被人民推翻,「我們希望下一個會是巴沙爾」。但巴沙爾未肯就範,昨日再派部隊鎮壓示威者,造成13人死亡。

《突尼斯》
在突尼斯的利比亞難民,都舉起勝利手勢,慶祝獨裁者伏誅,國家終於有自由了。路透社

《英國》
在倫敦的利比亞大使館,小孩穿上印有「自由利比亞」字樣的T恤,參與慶祝活動。美聯社

利比亞今年2月爆發反政府示威後,卡達菲以鐵腕鎮壓保權位,令區內其他獨裁政權有樣學樣,敍利亞的巴沙爾也於3月中開始下令鎮壓反對派示威者,迄今逾3,000人死亡。卡達菲之死將可激勵反對派士氣,也可讓巴沙爾有所警醒,領悟若與人民為敵,最終很大可能只會落得卡達菲那般悲慘下場,因此不排除局勢會出現突破性發展。
也門局面大同小異,執政33年的薩利赫月前在炸彈襲擊中受重傷,在沙地阿拉伯養傷三個多月後回國,依然漠視民眾要他交出權力的訴求,但軍中部份將領士兵倒戈投向示威者,卡達菲之死有可能會加速薩利赫提前下台。
雖然兩人也可能因擔心倒台後被秋後算賬而變本加厲加強鎮壓力度,但這樣做只會令民眾反抗得更強烈,國際社會也有藉口介入,將他們推翻。
美聯社/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
美國《紐約時報》/南韓《朝鮮日報》

《美國》
在華盛頓的利比亞人,在白宮前相擁慶祝。美聯社

卡達菲生平

1942 6月7日在蘇爾特遊牧部落家庭出生
1961 入讀班加西利比亞大學,後入讀班加西軍事學院
1965 在利比亞陸軍服役,軍銜少尉
1966 在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受訓數月
1969 9月1日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伊德里斯王朝,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晉升上校
1970-72 任總理兼國防部長(圖)
1979 辭去所有行政職務,只保留革命領導人稱號,是利比亞最高領導人
1986 駐德美軍常出入的夜店遇炸彈襲擊,美國指由他策動,派戰機空襲利比亞,炸毀他的官邸,炸死他的15個月大養女
1988 12月21日美國泛美航空一架波音747客機在蘇格蘭小鎮洛克比上空爆炸墜毀,機上259人罹難,死者大部份是美國人。美英調查,認定是利比亞在機上放炸彈,他拒交出兩名疑犯──利比亞航空一名職員和特工邁格拉希

1992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制裁利比亞施壓,包括空中封鎖、武器禁運,利比亞七年後終交出疑犯
2003 允向洛克比空難家屬賠27億美元(210億港元),後宣佈放棄發展大殺傷力武器及放棄支持恐怖主義,換解除制裁
2006 利比亞和美國恢復中斷26年的外交關係,擺脫國際孤立
2008 自封非洲王中之王,在班加西舉行盛大加冕儀式,邀非洲200多名酋長觀禮
2009 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發言長達45分鐘,成為笑話(圖)
2011 阿拉伯之春民運2月蔓延至利比亞,反對派革命軍攻佔多個要津城市,他血腥鎮壓,甚至自炸首都的黎波里。革命軍和他的部隊戰鬥八個月,前天(周四)攻陷他家鄉的最後大本營,他最後被生擒槍殺,屍體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