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基凡 - 邁克

羅基凡 - 邁克

兩個洋小子推着單車在路上嬉戲,以為他們說的是葡萄牙語,一問才知道是西班牙話。抵台不過一個半月,國語已臻得心應手與陌生人調笑程度,三更半夜,換了是亞裔我大概不敢輕易搭訕,免得被誤會企圖踢無知青少年入會,對鬼仔因為性趣缺缺,反而光明磊落。站在路邊聊了半天,分手前互通姓名,亮眼睛的一個叫Juan,漢名講了兩次聽不清楚,再問恐防傷他自尊心;厚嘴唇的是Giovanni,報過原名後表情有點尷尬:「中文名字我不喜歡,不告訴你了。」三唔識七,好奇心絕對不可隨便觸動,否則逼入窮巷也只好怨先撩者賤。套取這麼濕碎的情報,初生之犢根本不是老江湖手腳,不說不說還須說,尚未出動酷刑已經招供:不知哪個誤人子弟的學究,將他的名和姓配搭成「羅基凡」。
壞事的當然是「基」字──雖然國語唸出來和gay擦身而過,卻不可漠視港文化驚人的侵蝕,在台灣註冊的全球唯一中文同志出版社,便借了我們的諧音,開門見山定名「基本書坊」。人家艾慕杜華的小鄉里,才二十出頭便誠心誠意仿效馬可波羅飄洋過海,捧在掌心呵護都來不及,怎麼替他取了個可能遭同學仔諧謔的名字,天天活在一落樓就有人疾呼「基仔基仔」的陰霾中?要是天生好女色,這樣的刺激足以令他積極仇同,咬牙切齒和真基們劃清界線,而假如誤打誤撞果然有斷袖分桃癖,那就更加不該,未徵求當事人同意使蠻力揪出衣櫃,除非他是十惡不赦的害群之馬,要不然有違基本私隱權。易一字,「羅紀凡」不就皆大歡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