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免費教育「開黃燈」

15年免費教育「開黃燈」

【本報訊】學前教育界爭取將免費教育推展至幼稚園有進展,曾否定會推行的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表明,當局正「睇緊」推行細節,只餘派位和津貼幼稚園租金兩大難題,並承認經常性開支與目前推行幼稚園學券制相若。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形容當局已「開黃燈」,建議採取中小學直資模式推行。記者:倪清江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施政報告的教育政策,工聯會議員王國興認為,政府與其推行學券制,不如「蝕底啲」推行15年免費教育,全面資助三年學前教育。

孫公:睇緊如何推行

曾表示全面資助幼稚園會大幅增加經常開支的孫明揚,昨改口稱所費與學券制相若,並稱已經「睇緊」如何推行。他表示,有兩個難題需先解決:一是中小學有統一收生,如何在幼稚園推行;二是資助水平,「家每間收緊學費相差頗大,有啲要承擔租金。」
民主黨議員張文光認為,可先推過渡期方案,一是沿用目前自願入學模式,不設派位機制;二是容許幼稚園收取堂費,令在私人物業辦學的學校,以堂費填補政府津貼未能支付的租金差距。公民起動的何秀蘭建議當局提供公營校舍,以免政府津貼被業主「擸晒」。

政府經常開支增十億

孫明揚表示會嚴肅考慮張文光的建議;至於提供政府校舍,恐未能達到學童就近入學的原則,而且屋邨老化,學校生源會減少。他認同業界訂立統一的教員薪級表。
教育局上年度撥作學前教育開支為24.9億元,包括學券及相關資助和培訓開支。張文光會後補充稱,估計全面資助幼稚園,經常開支每年增加6至10億元,是政府可承受的水平,可減輕家長經濟負擔。他透露,孫明揚曾與他商討技術問題,「算係開咗黃燈。」
張文光不傾向以提供公營校舍形式推行全面資助,「幼稚園修讀年期係三年,可能因人口老化,六、七年就要殺校。」張文光建議,全面資助只需納入非牟利學校,毋須包括學費高昂的私立獨立學校,正如現時中小學仍存有私校,供可負擔的家長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