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市民未來五年可能仍面對「死無葬身之地」。政府早前預測每年約有4.9萬宗火化,即未來5年會有24.6萬位先人需要新龕位。但食物及衞生局昨表示,即使於各區興建新龕場的計劃順利,同期只能提供12萬個新龕位,即有一半先人無容身之所。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昨在立法會表示,早前在18區物色24幅可供興建骨灰龕土地,當中鑽石山靈灰安置所及長洲墳場的擴建,已獲所屬區議會支持。其他土地仍進行可行性研究,明年再諮詢區議會。和合石橋頭路興建的4.3萬新龕位,會於明年7月落成。
公營龕位難滿足需求
他指,若獲各區區議會支持興建新龕位,連同華人永遠墳場的供應,估計2012至2016年可提供12萬個新公營龕位;而2017至2031年可增加數以十萬計新公營龕位。
政府今年底會推出第二階段骨灰龕政策諮詢,就私營龕場的發牌細則及條件等作諮詢。昨日會議上有市民抗議政府打擊紅磡區非法龕位不力。
但政府於第一階段骨灰龕政策諮詢文件中表示,預計2010至2029年每年平均死亡及火葬數目,分別約5.2萬及4.9萬,即未來五年會有24.6萬宗火葬。新公營龕位只能安置一半先人。
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表示,政府現時採取鴕鳥政策處理骨灰龕,政府應加快及擴大興建骨灰龕計劃,及「賣大包」免費提供更多海上撒骨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