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於8月顯著減持美國國債365億美元,減持規模是10年來最高水平,令中國持有美債水平降至1年以來低位,並結束以往4個月的增持走勢。內地分析指,中國外滙規模過大一直備受爭議,當中美元資產佔比過高承受較大壓力,故中國外滙儲備應朝向多元化發展。 記者:周燕芬
美國財政部公佈,8月份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總計11370億美元,明顯低於7月的11735億美元,減持365億美元,但仍是美債最大債權國。然而,其間美債其他主要持有國卻在增持美債。
8月增持日本國債
與此同時,中國於8月買入日本短期國債3456億日圓,賣出中長期國債1667億日圓,淨增持約23億美元。國家外滙管理局曾表示,多元化一直以來是外滙儲備的主要經營原則之一。
交通銀行(3328)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中國持有美債的總量仍然較大,而中國日常操作所持美債的經營行為,主要取決於未來滙率走勢、市場價格及國債收益率等多項因素,以衡量其增持或減持美債。他指中國對美債持有策略是否有變,要觀察一段時間才可確立;雖然美國主權評級於8月遭標普下調,但美國違約機會依然很低,談不上馬上產生負面效應,因此中國減持美債未必與此有關。
不過他認為,中國近期亦不會大幅增持美債,因為第三季中國外滙儲備不多,而中國外儲亦處於結構性變化,作多元化發展,增加其他資產。
對外金融負債增7%
經綸國際研究院總裁沈聯濤則指出,這些數據未必反映實際情況,除了美債價格變動外,中國的銀行、外管局和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所持美債總額亦未能掌握,而目前環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美債始終是最具深度和最大流通量的金融產品,有其投資價值。
另外,外管局公佈今年6月底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於6月底中國對外金融資產46152億美元,較3月底升5%;對外金融負債26301億美元,升6.9%;對外金融淨資產19851億美元,升2.6%。在對外金融資產中,對外直接投資3291億美元,升3.7%;證券投資2604億美元,跌1.2%;其他投資7551億美元,升8.1%;儲備資產32706億美元,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