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衍生交易或中央結算波動市擬強制機構降低持倉

場外衍生交易或中央結算
波動市擬強制機構降低持倉

【本報訊】為了減低場外(OTC)衍生工具對市場帶來的風險,金管局與證監會建議推出場外衍生工具交易規管制度,要求為OTC交易設立資料儲存庫,並進行中央結算。初期建議僅包括利率掉期合約(IRS)及不交收遠期外滙合約(NDF),相關市場參與者須強制性滙報交易。記者:董曉沂

建議又賦予證監權力,在市況波動時可強制要求持倉規模龐大的機構降低有關持倉,以免將風險過於集中在單一市場參與者。有關建議的諮詢將於本季內完成,而詳細規定的附屬法例將於明年初作市場諮詢,預期2013年起實施。

參與者須滙報交易

就此,港交所(388)亦準備就緒,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主要的風險管理和運營人員已基本到位,正進行系統招標,下一步是設置風險基金。他相信,OTC交易結算所成立後,暫不會為港交所帶來很多生意,因大部份相關交易仍在銀行系統內進行,而且短期內美元和歐元產品的交易在亞洲進行結算的不多。
金管局助理總裁劉應彬表示,OTC交易的主要參與者如認可機構(如銀行)、持牌法團(如經紀行)和大型市場參與者,將須強制滙報交易;若金管局要求,本港機構附屬公司的交易,亦須於中央結算進行。初步僅IRS和NDF會被納入監管,劉應杉希望,其後可加入證券衍生工具等產品的監管。證監會巿場監察部高級總監梁仲賢補充,正研究應納入監管的門檻,而不同產品將有不同門檻,希望覆蓋大部份大型交易參與者的同時,不會影響小型機構運作。

設資料庫增透明度

金管局市場發展處主管何漢傑解釋,設立有關資料庫可提高市場透明度,讓市場評估系統性風險之餘,亦有助監管機構對市場監察。不過何漢傑稱,披露予公眾的資料僅包括產品的規模、流動性和價格資訊,機構持倉量等商業秘密則不會公佈,只會儲存作監管用途。
值得留意是,除港交所外,其他合資格機構亦可成為中央交易結算所。何漢傑表示,只要有關機構監管風險能力達標即可;倘有第二個中央結算系統,將會為港交所帶來競爭。金管局與證監亦正研究,提高非中央結算合約的資本規定,或向有關交易施加保證金要求。
中信銀國際財資部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表示,設立有關中央結算所,有助降低交易對手風險,雖然銀行在營運上難度增加,但長遠利好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