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政府總部的公共空間不但大縮水,部份更變質成為了政府的「政治屏障」。特首辦前一幅約9,130平方呎的公共空間,被設計成如迷宮般的政治花槽陣,務求令前往的公眾不便;又種滿高樹成為屏障,使進入該處的市民,無法看到特首辦的景貌。
屏障沒保安作用
根據嚴迅奇原有方案,特首辦門前逾9,000呎公眾用地,是設計成開揚的休憩處,象徵特區政府開放與開明。
不過,行政署將該幅休憩用地大變身,設置了重重花槽陣,並在特首辦外加裝鐵柵,鐵柵前又種滿高樹,若市民從該處望進特首辦,根本連門前的國徽也看不到。
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認為,種種偏離原方案的設計,都是政府處心積慮的安排,目的是將公共空間化成天然屏障,增加特首辦的私隱,並沒有任何實質的保安作用。不過,他指特首辦門外是本港一個有代表性的地方,「好多遊客都可嚟一睹特首辦風采,家乜都俾你遮晒。」
他以規劃署的建議標準作比喻,本港每人可享有1平方米的「區域公共空間」,現時政府總部整體公共空間縮水了0.34公頃(逾3,400平方米),意味着有3,400名市民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