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青年公屋構思遭反駁

唐英年青年公屋構思遭反駁

【本報訊】熱門特首參選人的唐英年日前提出為青年興建類似大學宿舍的公屋單位,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直接反駁,指公屋應以家庭及長者優先,青年應透過個人能力向上流動,籌劃將來的居住安排。
鄭汝樺昨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指出,過去12個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是2.2年,是科學及客觀數據,並無虛構,只因部份申請人輪候期間婚姻狀況有變,便需重新排隊。
但鄭汝樺指出,每年興建1.5萬個公屋單位,並非硬性指標,若發現公屋平均輪候時間超過3年,當局會考慮增建公屋。

輪候冊四成是單身

提及現時15萬多名輪候公屋申請人中,有約6萬多是單身人士,鄭汝樺指出,政府資源有限,年輕人應透過個人能力向上流動,籌劃將來的居住安排,年輕人輪候公屋未必是好事。
針對有意見認為復建居屋數量太少,她重申居屋只是用作緩衝,協助市民「上車」,不應視為調節樓價工具,當局會盡快與房委會商討轉售機制,確保在協助新居屋業主向上流動的同時,舊居屋業主亦可以接受。
另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張炳良表示,居屋目的並非用來炒賣,房委會將認真評估新舊居屋補價方式的分別,以及舊居屋業主看法等,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