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志剛報道】多名高中生參加「樂施行動組」,實地考察蝸居20呎板間房的生活,了解小商戶如何被大財團趕入絕路後,力斥施政報告續以「發展帶動全民均富」的幻象,逃避扶貧責任。
「三道牆貼實床邊,就係一間房,仲要收78元一晚;一個單位間十幾間房,條走廊窄到肥少少都過唔到。」中六的Carol雖曾聞香港有此「名勝」,親眼目睹仍感震撼。她參加樂施會舉辦的「樂施行動組」,今年暑假曾到尼泊爾考察,體驗當地貧窮家庭生活。回港後她造訪「劏房戶」,「香港有超過10萬人住板間房,唔少人有工作、有收入,但施政報告仍堅持每年1.5萬個公屋單位,好失望。」
指剝削小市民利益
Carol形容,政府沿用「發展帶來社會富足,市民自然有錢」的幻覺,繼續向財閥傾斜,剝削小市民利益,逃避扶貧。
中五的Joanne亦是參加者之一,曾在凌晨四時許到深水埗天光墟考察小販擺賣,賺取微薄收入。「一件二手衫賣兩、三元,其實係基層市民好好嘅交易平台。」可惜攤販每到七時就要收檔,「食環署趕佢哋走,打壓窮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