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法 擬訂暫緩私人訴訟

競爭法 擬訂暫緩私人訴訟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表明爭取在餘下不足一年任期內通過《競爭條例草案》。據了解,政府稍後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建議,極可能暫緩最具爭議的私人訴訟及減輕違規罰則,但企硬不全面豁免市場佔有率低的中小企,並堅持向貿易發展局提供「保護罩」。政府會游說反對聲音最大的工商界,力爭被喻為「商界23條」的競爭法成功過關。
政府消息透露,已擬定競爭法的修訂建議,其中一項重大讓步是暫緩私人訴訟。工商界一直質疑訴訟會被濫用,不但令企業動輒被告,中小企也未必能負擔龐大訟費。據了解,政府研究後發現,龐大訟費下,市民未必會提出私人訴訟,認為當局在法例實施初時,只保留市民可向競委會提出索償訴訟的途徑已可,私人訴訟可在法例實施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加入條文。

兩大爭議當局讓步

政府也留意到工商界對全球營業額一成的罰則「叫苦連天」,考慮到目標並非對企業「拉人封舖」,而是要有「阻嚇性」作用,因此會研究調整罰則,有可能將原訂的「全球」營業額罰則改為只限「本地」,百分比也有調整空間。
雖然當局在兩大爭議問題讓步,但企硬不接受商界要求全面豁免規限市場佔有率極低的中小企的建議,質疑此舉或會「放生」違規的中小企,未能達到公平競爭目的。工商界對政府讓步方案持觀望態度。廠商會副會長吳永嘉稱該會未有最後立場,要視乎當局如何讓步才有決定,舉例指罰則問題上,「我哋要求唔可以用營業額嚟計,要用純利嚟計」,因此要全盤研究政府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