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年內未能賣盤 必壯士斷臂思捷美國分店或結業

倘年內未能賣盤 必壯士斷臂
思捷美國分店或結業

【本報訊】上月公佈業績時首次披露有意出售美國業務的思捷環球(330),其行政總裁范德施透露,已聘請投資銀行負責出售事宜,現正與潛在買家洽談中,預期可於3個月內完成;若未能成功出售美國業務,有可能悉數關閉當地分店。他又批評,導致目前情況的主因,是過往思捷長期着重短期利益。 記者:陳健文

范德施接受德國報章《Handelsblatt》訪問表示,要重振正在下跌的「Esprit」品牌形象,「若果我們找不到合適夥伴,我們會將美國業務結束,預期有關工作需時12至18個月,視乎店舖租約而定。」

處理方式 其他地區適用

至於其他表現欠佳的市場及分店,他說,美國市場的處理方式亦適用位於其他地區、合共約80家的分店。思捷9月公佈全年業績時表示,除美國外,集團同時會退出西班牙、丹麥及瑞典3個蝕錢市場。思捷當時指歐洲須關閉的分店數目為65家,亞太區是15家。
對於宣佈計劃後一直備受爭議的180億元變身大計,范德施知道不是所有投資者都贊成,「我明白我不會因此得到喝采,亦不會得到支持者來函表態支持,不過到目前為止,沒有投資者向我表示這樣做是不對的,反而中、長期投資者指計劃令他們較為放心。」

以往太着重短期利益

據早前公佈,180億元中,約70億元是作長遠投資,約115億元則用於業務營運,預期「變身」需時4年。
在2009年接下思捷這個「燙手山芋」的范德施重申,集團過往太過短視,「我們以往長期地過份着重短期利益,是令思捷弄到如斯田地的主因,目前集團的改變,亦反映出股東架構的變更。」但他並沒有就此作詳細解釋。
在剛刊發的思捷年報中,范德施在致股東函件中公開批評思捷舊管理層「過份側重短期營業額增長」。他說,過往快速增長及擴充的同時,思捷價值及傳統被忽略,例如忽略了提升顧客長遠滿意度及忠誠度,令「Esprit」品牌價值被逐漸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