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歐盟就紓解歐債危機方案漸達共識,於剛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上,各財長罕有地表示希望歐盟在7天之內解決歐債危機,於下周日(23日)舉行的歐盟峯會上定立出詳細的解決方案。會談結果亦顯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或會為解決歐債危機再放水,美國亦表示有需要時會作IMF的資金後盾。
目前市場預計歐盟峯會或會涉及5個重點,第一為希債減值問題,市場正傳出私人投資者或為希債作出最多50%撇賬,峯會上曾討論的方案為投資者將所持的希債換成較低面值的新債,而新債將會有效作為向EFSF借貸的抵押品,而終極的方案將會是只有減值而沒有任何抵押品提供。
料將EFSF槓桿化
第二是為援助區內銀行方案,歐盟貨幣事務委員會官員雷恩表示,歐盟已就方案接近達成共識,目前正考慮由EFSF成立一個歐洲性的支援機制,有權直接獲得銀行股權,從而為銀行的負債作出擔保。第三是如何有效將EFSF槓桿化,由於歐洲央行早前已排除為基金提供借貸的可能性,相信很有可能會由EFSF為財困國家發出的債券提出擔保,而擔保的額度或會介乎20%至30%。第四,如何為歐洲國家提升競爭力。
最後,或會就改善歐盟條例進行討論,包括讓永久的歐盟穩定機制(ESM)提早一年,於2012年7月開始推行,及修改需要獲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才可獲拯救資金的條例等。
隨着歐元區核心國家意大利及西班牙相繼被降主權評級,美國財長蓋特納認為,歐洲政府已開始意識到若不及時控制危機,所需付上的代價將會更大,他認為IMF持有3900億美元資金,相信並無增資需要,但必要時將會提供支援。
由於各財長促請IMF應擴大於解決危機上的角色,總裁拉加德預言,或會於下一次的G20峯會(11月3日)上提出為一些「無辜受害」的國家提供短暫而靈活的借貸服務,以增加其資金流動性,預計這筆貸款可讓意大利及西班牙政府有能力為其銀行進行資本重組,從而挽回投資者的信心。
銀行或須強制增資本
另外,會上亦提出要求多達50間有環球系統性重要的金融機構(G-SIFIs),如高盛及滙豐等,於2016年開始,以《巴塞爾協定三》在一級核心資本比率要求的基礎上,強制增加資本2.5%,以加強抵禦危機的能力,預計方案會於11月初的G20峯會上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