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手在過去兩個多月幾乎全軍覆沒,稍為有單位數字回報者,已經比跑贏大市更加跑贏。
如果自問怕死,或者一向安份守己,原來今年無投資無入市買股票的香港人,才是大贏家。絕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投資而沒有輸錢,而是逾700萬港人今年最少有兩項零風險、備高回報的項目,可炫耀一番。
首推固然是通脹掛鈎債券iBond(4208),有1厘息打底,但以目前通脹數據來計算,短期斷估最少也有3、4個半年派息期,會有介乎3至5厘息率回報。又以其價格計,iBond上市價是100元,而近期港交所報價已經升至107元,當日有抽的話,即是每手100份債券,未計存倉費賬面回報有7%。7月至今近3個月的投資有7%回報,勁過許多大藍籌。
6000蚊擺多半年息6.5厘
如果當日沒有抽iBond,不打緊,我們有6000蚊。如果閣下是10月份接受登記領取6000蚊的朋友,10星期內,即大約12月可以有錢過戶。
如果選擇連獎賞,在明年4月1日或明年底前才登記,閣下最快到明年5月就會額外多收200元,合共6200元過戶。
簡單說,只要多等半年就額外多收200蚊。粗略計算6000蚊存放在政府,半年後其實最少有利息6.5厘。200蚊事小,6.5厘事大,如果全球多幾間銀行有香港特區政府的慷慨,我估金融機構一早不會如現在般醜樣到無朋友。
曾特首毋須面黑以為懷才不遇,或為民望低耿耿於懷,有iBond及6.5厘獎賞,至少你今年做了兩件好事,日後研究福利主義的文獻遲早會有記載,亦要感激曾特首,沒有你,我們就沒有高回報成績,在逆市之中可以炫耀及自我安慰一番。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