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超市狂加價,專門照顧低下層的食物銀行也被超市斬一刀。剛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出增加撥款,讓志願團體營運的食物銀行增加供應新鮮食物。不過,有食物銀行表示,因為無地方儲存易變壞的新鮮食物,加上街市檔未必願意賒數,難免要讓服務使用者到超市換食物,但他們仍盡量自行向供應商攞貨,亦希望更多小商戶願提供折扣優惠。
以消委會本月11日在香港仔區的格價數據為例,鮮鯪魚肉在香港仔街市每斤只要28元,但到超市最便宜亦要40元一斤。芥蘭在街市售價介乎每斤10至12元,超市最便宜要13元一斤。不過無骨豬扒、有筋豬則以超市較便宜。
濕貨被迫幫襯超市
東華三院善膳堂食物援助服務助理統籌劉劍雲表示,不少街市檔未必願意賒數,故目前只有少數攤檔參與,目前暫無法提供鮮魚。為提供更全面的新鮮食品,難免要與就腳的超市合作。不過她說,仍會努力找更多街市檔、小商戶合作,善膳堂亦會主動出擊,直接找大米等供應商買貨。
眾膳坊服務經理吳雯賢亦表示,知道超市一般售價較街市或其他小商戶略貴,故日後會繼續自己入乾貨,向服務使用者派發,眾膳坊的食物供應商現時願以低於市價八折的慈善價供貨。日後派發食物券讓使用者選購新鮮食物時,會建議使用者到超市換蔬菜等新鮮食物,因售價不會與街市相差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