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報告:財富管理不及西方亞洲富豪多富不過三代

美林報告:財富管理不及西方
亞洲富豪多富不過三代

【本報訊】富豪錢從哪裏來?據美林財富報告調查顯示,亞太區最多富翁的身家是白手興家做生意得來,有57%,其次是透過繼承財產而成為富二代,比率達23%,高於全球平均17%的水平。而白手興家的第一代富翁最擔憂的,就是下一代會否敗家,能否富過三代。
記者:周燕芬 黃碧珊 梁錦雯

美林與凱捷發表亞太區財富報告顯示,亞太區富翁(擁有100萬美元金融資產,不包括主要居所、收藏品、消費和耐用品)於2010年數目達330萬人,增長9.7%,涉及財富金額達10.8萬億美元;香港佔10.13萬人,涉及財富5110億美元。

父親是船王的趙世曾說,自己的財富係靠做則師儲返嚟,唔係繼承家族。圖為他邀請中國小姐參賽者出席趙苑推介活動。資料圖片

57%靠百手興家發達

亞太區富翁身家來源與歐美有別。調查指出,亞太區富翁靠白手興家的比例高達57%,顯著高於全球平均的46%;靠打工出頭的亞太區富翁則較少,只佔11%,低於全球的22%。反而亞太區富翁靠繼承遺產的達23%,高於全球的17%。而亞太區富翁的年齡亦相對較年輕,31至55歲佔68%。
事實上,以本港為例,本地華資藍籌公司中,不少是繼承上一代基業再發揚光大,例如新鴻基地產(016)的郭氏三兄弟,利豐(494)的馮氏兄弟,恒隆地產(101)主席陳啟宗等。

逾75%憂下一代敗家

富翁可以極盡物質上的享受,但有錢人亦有其獨特的煩惱。調查顯示,最令富翁憂心的,是下一代是否有能力妥善管理家族財富,88%亞太區(日本除外)富翁及75%日本富翁均認為,下一代缺乏妥善管理財富能力。事實上,他們的憂慮不無道理,據財富規劃真實情況來看,只有約30%家族企業能夠延續至第二代,能延續至第三代更低至10%。而家族糾紛及手足之爭,是導致家族生意沒落的最常見原因。
富翁的另一憂慮是家族因錢失感情。由於亞太區的家族關係密切及橫跨世代,富翁憂心金錢問題導致家族決裂至無可挽救地步。
報告指出,亞太區富翁家族在財產繼承規劃亦更為複雜,因為亞洲人對公開討論生死及財富事宜有忌諱,家族傳統由兒子自動繼承父親家族生意,由長輩控制遺產的觀念,以及家族對保密的重視,均增加制定財產繼承的難度。現時亞太區內富翁財富多數仍只屬第一或第二代,這情況與大部份西方成熟市場不同,西方成熟市場的富翁家庭已延續了四代或五代,並已將大部份財富以機構形式投資於信託、債券、保險等金融產品。
至於香港富翁的資產配置狀況,報告指去年本港富翁最喜歡將資金投放於股票,佔31%;其次是債券等固定收益,佔24%;21%於地產投資;現金和存款佔17%;另類投資則佔7%。內地富翁投放於股票的資產比率更高,達42%,原因是內地其他可供投資的渠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