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職單身青年申請公屋的輪候期動輒十年以上。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容許非政府機構興建或將現有物業改為單身青年宿舍,希望能暫時滿足18至29歲、希望有自己居住空間年輕人的短期住屋需要。宿舍的數量、入住資格、租金及選址全由負責機構自訂,東華三院、童軍總會有興趣參與計劃。但青年團體指這類「青年中途宿舍」,解決不了青年住屋需要。
公屋計分制不公平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明白單身人士輪候公屋時間長,部份更需居住「劏房」的困境,建議非政府機構可使用本身部份「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興建青年宿舍,「香港從來未有過呢一類宿舍,外國都未必有」。當局已與東華三院、女童軍總會及香港童軍總會接洽。政府只會在改變土地用途及補地價上提供協助,其他問題如家人可否一起入住、租住限期多久、三十歲時需否遷出、何時推出市場等,全由有關機構決定。
一直關住青年住屋權的青年聯社召集人江貴生批評,有關計劃只是想將青年住屋權問題貶為「中途宿舍」,迴避了單身人士申請公屋計分制不公義之處。
東華三院考慮參與
江貴生指出,現時仍有數萬名30歲以下青年有住屋需要,若19歲開始輪候公屋,要等11至14年才能上樓,但政府一直沒有正視。
東華三院指計劃可讓機構善用手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為有需要的年青人提供多一個住宿選擇,會積極考慮計劃的可行性。現時東華三院已有15個類似「宿舍」的市區住宅物業出租,租約期一般兩年,租住者無年齡限制,同住者必須有直屬親戚關係,最便宜的油麻地東寶閣400平方呎單位,月租約4,700元,長期爆滿,現已有500人輪候;其他港島區位置較佳的單位,月租均在一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