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舊居屋業主 促一視同仁

特稿
舊居屋業主 促一視同仁

「我覺得唔係好公平!」政府推出小業主「包賺無蝕」的新居屋,挑起舊居屋業主不滿,政府被轟「大細超」,未顧及30萬舊居屋業主的感受。舊居屋業主要求政府一視同仁,將購買期十年以下的居屋納入同樣轉售安排。未置業的市民也批評,新居屋雙重資助令業主有贏無輸,公共資源不應用來幫助部份人投資買樓致富。

補地價相差84萬

莊先生去年以240萬元購入油塘油翠苑800多呎居屋貨尾單位,折扣率七成,即當時市值343萬元。他引述地產代理估值,單位已升值至370萬,若現在轉售,按三成補地價,要付111萬元補地價;但若按新居屋政策,依購入時與私樓差價來補地價,只需27萬元。他贊成政府重推居屋,但批評新補地安排猶如為業主包底,指舊居屋業主應享有同樣待遇,「大家都係居屋業主,冇理由有唔同對待」。
三年前以300萬元購入筲箕灣東濤苑900呎居屋單位的楊太也不滿政府大細超:「我覺得政府有啲唔顧我哋感受。」她說,20多年前的居屋售價只需數十萬元,若新政策納入所有居屋,會遭非議,她認為新政策應惠及購買期十年以下的居屋。
未置業的聽眾黃先生昨在電台節目中批評,政府對新居屋業主在樓價方面已有三、四成資助,加上禁售期後只需補回政府資助差額,變相雙重資助、有贏無輸。他支持協助有需要的市民安居樂業,「但唔係要佢哋投資買樓致富」。
36歲的莊先生現與母親及姊姊同住,他指房地產市場已嚴重扭曲,「連公屋都有得炒」。他估計,日後新居屋推出,炒風可能加劇。
《蘋果》記者

去年240萬元買居屋貨尾單位的莊先生,指新補地價安排對舊業主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