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現貨價(CNH),一連兩日出現顯著沽壓,昨與在岸價(CNY)走勢一樣先跌後升。市場人士指,除美元滙價及外圍市況變化外,CNH早段下跌,亦受傳聞指金管局審查銀行在上海兌換窗口購售人民幣,部份並非與貿易項目相關,故須在CNH拆倉沽售所影響。不過據了解,即使審查發現貿易項目或CNY購售存在問題,亦不可能導致銀行要「還原」在CNH沽貨的行動。
CNH與CNY兩地市場,昨再出現差價大幅擘闊現象,上午CNY跌至6.39停板時,CNH跌勢更急,回軟至6.5462,差距達1600點子;有交易員指出,期後離岸價逐步隨CNY走勢回升,尾市報約6.4375。業界相信,CNH低位回升,與美元轉弱及內地股市午後擴大升勢有關。
中資沽售離岸價受壓
據了解,即使當局在審查後發現,銀行之前藉CNY價格購售涉嫌違規,有關機構若要進行跟進行動,亦只會在CNY市場進行交易,不可能被「勒令」在CNH逆向購售,或被強行要求在CNH弱勢時沽貨受罰。
對於是否有銀行經審查後,被發現違規經滬兌換窗口購售人民幣,金管局發言人昨只表示,該局一直持續監管銀行在經營人民幣業務上,須遵守有關規定,並進行定期審查,現時沒有發現銀行出現大規模違規或引致系統性風險情況。
她重申,銀行通過上海兌換平台,為人民幣貿易結算進行購售,不涉及在港CNH市場交易,CNH滙率是由供求關係、市場情緒等因素影響,因此通過在滬窗口平盤活動,從而引致離岸滙率變化及兩地滙價差距擴大的說法,並不正確。
一財資市場交易員表示,昨日上午CNY跌停板後,一些沽盤轉往本地CNH市場進行,加上有報道指金管局在審查過程中,發現有銀行之前透過在滬窗口沽售人民幣,不符合貿易相關項目而存在違規,故須「還原」在CNH拆倉沽出;市場流傳兩間大型中資行,昨在CNH大手沽售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