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流失 頭痛醫頭 藥石亂投醫療學額 年增300

醫護流失 頭痛醫頭 藥石亂投
醫療學額 年增300

【本報訊】公立醫院「人手荒」越見嚴重,為施政報告醫療政策重點。當局決定明年起連續3個年度,每年撥2億元增近300個醫療人員學額,當中醫科生學額由每年320增至420個。香港醫學會、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反對當局未完成人手檢討便增加學額,無助解決問題。記者:梁麗兒、倪清江、彭美芳

政府在報告中透露,醫療融資的醫保計劃已完成諮詢,當局將制訂計劃內容、規管架構等細節,並檢討醫護人手供求配合醫療發展,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有關工作,盡快落實醫保計劃。

最快2018年才畢業

面對醫護人手流失的炸彈,當局決定連續三個年度增加醫療人員學額,總開支多達六億元。當局解釋,為紓緩醫護流失及配合私營醫療擴展,包括興建私院,以醫科為例,當局由09/10年度起,醫科生名額已由原來250個增多70個至320個,明年再增100個至420個,累積增幅近7成,所增名額平均分配港大及中大兩間醫學院。
惟醫院管理局資料指,公院現時每年需額外增聘約500名醫生,09/10年度提供的320名醫科生名額,以修讀五年制計算,最快2014年畢業。
下年度420個名額,受「三改四」制度影響,醫科改為六年制計算,這批醫科生最快也要2018年才畢業。
換言之,目前直至2013年,每年的醫科生畢業人數大約有250人,只能填補當中的一半空缺,難止燃眉之急。醫管局正聘請兼職醫生、海外醫生,欲為人手荒止血。
另外,護士培訓名額將會由現時590個增加至明年的630個,所增加的40個名額全為精神科護士,自資專上院校也會增加護士培訓名額。另增加的146個專職醫療人員學額,包括職業治療、物理治療等等。

被指忽視內部問題

醫學會會長蔡堅直斥當局人手培訓欠規劃,「當局未檢討又點知道要幾多人手呢?點解咁快決定加人?當局應該要計算長遠缺少幾多醫生、咩專科需求最大、長遠方向係乜嘢?」
蔡堅舉例,屯門醫院今年初內科部門爆醫生流失潮,懷疑與部門管治問題有關,促請當局不應只顧增加學額,忽視內部問題及檢討人手流失主因。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蘇潔瑩認為,當局應視乎本地醫療需求及人口政策,制訂醫生與人口比例,長遠規劃醫生人手及工作量,再決定是否增加或增加多少學額,「醫管局行政做得唔好,點加都無用!到時醫科生畢業出嚟無嘢做,係浪費社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