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過度投資後患無窮魯賓尼示警中國經濟硬着陸

指過度投資後患無窮
魯賓尼示警中國經濟硬着陸

【本報訊】中國本周四起將公佈連串經濟數據,貨幣政策應否修正聲音再奏。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昨強調,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要加強國際合作,提振市場信心,全力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王岐山發出正能量,新末日博士魯賓尼則示警,指中國的過度投資可能導致經濟硬着陸。 記者:周燕芬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報告亦警告指,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失速」風險加大,短期內經濟增速有機會出現過快和較大幅度的下滑;調節物價和促進增長給貨幣政策操作帶來兩難,而房地產市場拐點正形成。中銀建議若世界經濟滑坡和國內經濟減速「雙碰頭」,建議做好中短期政策調整甚至轉向(比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案,為可能到來的經濟「失速」做好應對準備。

經濟師憂通脹回升

而第四季度宏觀政策總基調將保持不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控將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而樓市於第四季或呈現「量價齊跌」的趨勢,但降價空間有限,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應放鬆。
對於內地通脹問題,魯賓尼只說一句,就是要控制通脹。中國於本周五便公佈9月份通脹市場平均預測通脹率為6.2%,與8月份持平;亦有部份經濟師憂慮近期食品價格持續上漲,9月份通脹有機會超逾8月,再次回升。
通脹自7月升至3年高位6.5%後,8月回落至6.2%。據財新傳媒統計20家金融機構結果顯示,9月通脹平均為6.2%,最高值為6.4%,最低為6.0%。
瑞銀預期8月通脹回升至6.3%水平,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解釋,通脹回升部份源於中秋節的假日因素,需求增加使得豬肉在內的食品價格按月環比上升,從而推高了9月整體CPI。隨着秋糧豐收以及節日效應結束,預計食品價格和整體通脹水準將於10月明顯回落,10月CPI將低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