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免蓬萊漏油事故重演,國土資源部將聯同環境保護部等6部門展開海油石油勘探開發漏油污染風險防範檢查,檢查對象包括從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三家國營油企及中外油田作業者,並對其相關的船舶及碼頭進行抽查。
據悉,檢查內容重點是海上漏油風險防範規章制度的制訂與執行、油田總體開發方案的編制與執行、生產作業情況、風險防範設施管理、海上漏油風險應急管理、油田海域環境保護、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等。
是次涉及的檢查範圍包括渤海(遼東灣、渤海灣、渤海中南部)、東海、南海東部、南海西部等海油石油勘探開發的石油平台、石油管線、浮式生產儲油裝置(EPSO)等,負責部門會組成6個檢查組,在本月15日至下月4日期間進行檢查。
力拓深海開發技術
此外,為提高深海開發技術,工信部等計劃制訂《海洋工程裝備中長期發展規劃》,目前編制工作基本完成,待國務院審批後便可於年底出台。工信部裝備工業司船舶處處長由淑敏指,海洋資源開發裝備仍在起步階段,特別是深海開發技術,仍處於產業鏈低端,由於培育需時,故《海洋工程規劃》將涵蓋未來十年發展。
該規劃將重點突破深水關鍵技術,大力發展海上油氣為代表的海上礦產資源開發關鍵裝備,以海洋風能工程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裝備,以及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裝備為代表的海洋化學資源開發利用裝備產業化。
由淑敏稱,內地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產業規模約300億元人民幣,約佔全球7%,目前已在環渤海、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初步形成具聚集度的海工裝備產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