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2014年才申請 等上車又失望

特稿
2014年才申請 等上車又失望

黃先生多年來不停到低下層的深水埗和偏遠地區睇二手舊樓,希望一圓置業夢,但樓價動輒高達4,000至5,000元呎,負擔不來。新居屋誕生,令他重燃希望,但新居屋數量少,又要等到2014年才接受申請,認為遠水不能救近火,而且「絕對少啦,都幫唔到手。」
黃先生一家四口家庭月入3萬元,多年來租住葵芳一個約600呎單位,現時月租約8千元。他坦言,若連資產計算,已超出公屋及舊居屋申請資格,「樓價喺咁升,連首期都攞唔到出嚟啦,又申請唔到公屋,真喺高不成低不就。」
他又稱,其家庭經濟狀況只能購買樓齡約20至30年的二手私樓單位,而過去多年都有留意樓價走勢,甚至到天水圍、深水埗、馬鞍山等較偏遠的二手屋苑「睇樓」,但呎價動輒高達4000至5000元,根本難以負擔。
符合新居屋申請資格的黃先生,對當局最快2014年才推售2500個單位,然後平均每年再推5000個居屋單位感失望,認為數量不足以滿足需求,「絕對少啦,都幫唔到手。」他希望當局加快推售居屋。
但他亦認為政府製造炒風,應延長居屋轉售期至最少10年,「資助房屋係用公帑,又動用到政府資源,如果攞嚟炒賣,始終對納稅人唔公平。」《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