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進行品牌「大翻身工程」的思捷環球(330),被傳媒質疑網頁資訊與實際資料不符及生意欠佳。據新一期《壹週刊》報道,思捷網站顯示的內地分店資料與實質情況有出入,更指部份分店資料似有重複出現之嫌,消息拖累股價昨日一度急跌逾13%,收市挫7%。證券界擔心,報道會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思捷的信心。記者:陳健文
有基金經理說:「開頭都俾個報道嚇咗一嚇,但再睇落去,似乎係思捷喺華創(291)手上買返中國間合資公司後,無認真咁update個網頁,所以先會咁樣……但話分兩頭,話晒中國都係思捷未來嘅增長希望,咁唔小心唔做更新,都好難講得去。」
話唔影響信心都呃你
有內地大型零售企業的公關則向本報表示,自己沒有想過無更新網頁會「咁大鑊」,日後一會定期更新網頁。不過,亦有外資分析員稱,像思捷這樣大型的環球零售企業,分析員與基金經理均無可能逐間分店去查核,「講到底都係講個信字」。他說:「原本佢啲生意係咁跌,市場都已經有啲懷疑公司同管理層嘅能力,家仲要加埋呢單嘢,話唔影響(投資信心)都呃你啦。」
《壹週刊》的報道指出,思捷網頁上所列出的72家內地分店,有35家沒有提供聯繫電話,餘下37家有提供電話號碼的分店,其中13家不是空號便是搭錯線。報道又指網頁按男裝、女裝、不同系列及分佈在不同層數等因素,將同一個地址「顯示」數次。
周福安承認只間中更新
思捷財務總監周福安昨收市後對外電承認,公司網站只是間中更新,所以並不能反映目前的實際情況,估計《壹週刊》亦是從該網站「查找店舖」一欄中取得店舖訊息。他又指公司未有討論及引入策略或財務合作夥伴。思捷晚上亦就刊發通告,確認早前業績公佈內列明的中國分店資料為真實,約為1012家(不包括髮廊),其中300家是直接管理零售店舖,712家批發銷售點。
受報道影響,思捷昨日甫開市便急挫,最多曾跌13.55%至9.51元,下午跌幅收窄,收報10.18元,跌7.46%;成交金額增至5.01億元。資料顯示,本周一及周二的沽空金額及佔成交比例,卻「離奇」地較上周四及周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