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香港甲組聯賽展開了數周,多了電視直播,多了baby,一些地區球隊主場出擊,也搞得熱熱鬧鬧,確然是好的開始。
很單向的思維,港甲成功,香港隊自然也成功;港隊剛剛蟬聯龍騰盃,但新任教練人選仍然懸空。早前候選人之一、英格蘭U20教練伊斯迪克來港面試,或者因為他的名氣不大,而英國人高傲性格,也嚇退了本地傳媒。但伊斯迪克確是合適人選,以近年世界球壇的青訓成績,當然還以西班牙獨大,但英格蘭也不錯,韋碧克、佐敦軒達臣、菲爾鍾斯等,都在英超大放異采,由皮雅斯為首的英格蘭青年軍教練團,相信亦貢獻不少。可惜伊斯迪克已經婉拒了香港足總的好意。
無疑近期亞洲各國都吹起名牌教練風,國足有前西班牙教練甘馬曹,伊拉克有「白比利」薛高,沙地阿拉伯有前巴塞隆拿教練列卡特,連泰國也有笠臣執教,或是本地球迷主觀願望,香港新任起碼也要「睇得吓人」。但香港到底有甚麼「新絲蘿蔔皮」,9月份世界排名已跌至156位,當然今個月可望回升,但在46個亞洲足協會員國之中,只排列28位。中國、中東等國家,尚可以用甘辭厚幣,俘擄世界級教練的心,但香港相比之下,既出不起世界級待遇,也沒有世界級支援,又豈能妄想世界級教練來投。
還原基本步,香港足球隊現在最需要甚麼?個人認為是一個有魄力的教練,建立長期的青訓及戰術系統,為未來東亞運、奧運、以至2018年世畀盃外圍賽部署,與其他正參戰世盃外圍賽的亞洲國家,要求即食的心態,應該有所不同。
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