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語:李澤楷暗戰共和黨財主

金融人語:李澤楷暗戰共和黨財主

電訊盈科(008)主席李澤楷近日忙於籌備分拆香港電訊信託,亦要為免費電視大戰招兵買馬,原來仲要費神,應付盈大地產(432)第二大股東、大型對冲基金ElliottCapital的Greenmail,即係Elliott想迫使小超高價買番佢哋手貨。
中環消息人士透露,持有盈大超過23%股權的紐約對冲基金Elliott,上個月兩次去信盈大,又跟盈大管理層會面,要求盈大董事會即刻做嘢,釋放公司價值,否則就可能向盈大及其董事興訟,態度十分強硬,甚有威嚇性。Elliott針對盈大的批評和要求,包括:
1)盈大管理差,導致公司股價比資產淨值(NAV)有大幅度折讓;
2)盈大在出售北京盈科中心一事上,未夠積極,遲遲沒有賣出項目;
3)盈大4名高級管理人員,2009和2010兩年,每年平均總酬金高達6000萬元,並不合理;
4)盈大要立即出售所有主要資產,並將全部收益派發給股東,提升股東回報;
5)Elliott願意再次考慮有利股東的盈大私有化方案;
6)如盈大沒有積極回應,Elliott保留向盈大和盈大董事採取行動的權利。
Elliott睇中盈大,源自持股61%的電盈08年提出私有化方案。Elliott當時迅速吸納了超過15%盈大股份,取得在股東會上否決私有化建議的關鍵票數,繼而要求電盈加價。由於電盈當時沒有就範,私有化計劃最終遭Elliott帶頭否決。
Elliott未能竟功,之後反而不斷增持盈大股份,股權在今年7月已突破23%,明顯係為咗增加同李澤楷談判的籌碼,等足3年,終於在上月出手。

醉翁之意求全身而退

粗略估算,Elliott吸納盈大股份的成本,可能接近14億元,扣除其中兩成股權在2010年3月獲派每股特別股息1.32元,有超過6億元落袋,每股成本仍然接近1.35元。盈大上周收市價只有0.98元,Elliott賬面仍然要蝕近三成。
盈大市價比估計NAV折讓近六成,雖然講唔上理想,但同香港地產股現時普遍低殘的價格比較,又不至於非常差。香港地產股股價比NAV折讓,介乎四成至七成幾,平均折讓近五成半,盈大折讓幅度與信和(083)相若,比新世界(017)和鷹君(041)小。
在目前如此動盪的市況,要求盈大急急放售資產,價錢亦唔慌好。完成貝沙灣項目後,盈大餘下主要資產,包括北京盈科中心,以及日本北海道和泰國南部兩個仍在開發中的度假區項目。內地金融風暴近日山雨欲來,估計盈科中心的潛在買家,不少已暫時打退堂鼓。日、泰兩項目尚在發展階段,如現在斬纜沽出,應該甚難為盈大帶來似樣的利潤。
Elliott冇理由唔知,要求盈大即時盡沽資產不切實際。我哋相信,Elliott醉翁之意,在於迫使電盈或李澤楷出手,用高溢價買回它持有的23%盈大股權,又或再次提出私有化建議,讓它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Elliott成立於1977年,是美國其中一個最老牌的對冲基金,也是全球20大對冲基金之一,去年管理的資產達到170億美元。創辦人PaulSinger,在美國政壇也有影響力,是共和黨主要財主,長期積極資助共和黨國會議員和總統選舉,前總統布殊當年都係受惠者。Singer一直為共和黨造王,2007年是朱利亞尼的籌款領導兼政策顧問,今年則牽頭游說新澤西州長克利斯蒂出戰明年總統選舉。

Elliott絕非善男信女

Elliott的投資策略係Multistrategy,即係乜都得,但最為人談論的是它往住充當Activist的角色,主動出擊,極之進取地榨取資產價值。除了入股市價較NAV有大折讓的公司,然後推動公司拆骨變現這種招數外,也喜歡買入價錢廉宜的DistressedAssets,再通過訴訟等各種手法搵着數,隨時花上十年八載,回報卻數以10倍計。
其中一個著名例子,是Elliott多年前以極低價買入剛果政府違約債券,然後在歐、美、香港等地法庭興訟,追討債項,同時委聘私家偵探和法證會計師全球偵查剛果政府海外資產,最後成功充公一筆剛果向嘉能可(805)賣油的收入,用來填數。
Elliott絕非善男信女,具備VultureFunds的狠辣風格,今次向盈大開火,絕不會接受空手而回。
面對如此強橫的對手,我哋估計,李澤楷也不想硬撼,或者真的願意用高溢價購回Elliott持有的盈大股份。但礙於電盈正進行分拆香港電訊信託,相信他不想節外生枝,短期內會按兵不動,不會輕易向Elliott提出Offer。
由於電盈持有盈大逾六成股權,有絕對控股權,Elliott難以控制盈大董事會。聲言保留採取行動權利,暗示訴諸法律,亦係靠嚇居多。或者李澤楷最擔心的,係Elliott會否通過阻撓電盈分拆香港電訊信託,增加談判籌碼。
電盈本周三就會舉行股東大會表決分拆建議,Elliott隨時在會上挑戰電盈管理層處理盈大資產的手法。但由於李澤楷可以投票,聯通又已經表態支持,即使Elliott可能持有電盈股權,也不會超過5%,無力阻止股東會通過分拆。反而是Elliott喜歡用法律手段達到目的,會唔會俾佢搵到可以一「訴」的理由,干擾分拆計劃,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