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農場 革命軍事基地

青山農場 革命軍事基地

【本報訊】從下白泥碉堡翻過青山,有座金色孫中山紀念碑。這裏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台灣的藍營視旁邊的紅樓和三棵棕櫚樹為辛亥革命標記。百年前,革命黨人在此興建青山農場,作軍事基地。有歷史學家指紅樓興建年份仍然成謎,聲稱由孫中山及黃興等人種植的棕櫚樹於90年代相繼倒塌。
《國父在香港的歷史遺蹟》記載,青山農場面積250畝,位處山坡。商人李紀堂出資買地,興中會成員鄧蔭南任農場經理。農場設軍械庫,地底藏炸彈,革命黨人於此試驗燃放炸彈之法,山坡左方設練習射擊靶場。興中會廣東各縣成員齊集於此,策劃1911年黃花崗之役。藍營稱當時孫中山和黃興於此種植三棵棕櫚樹。

紅樓百年不倒可疑

青山農場現變成屯門中山公園。雙十節升旗禮大會主席麥業成及蔣公中正香港協會指出,上述軍事設備已消失,只有紅樓是百年來屹立不倒的革命遺蹟。麥業成更指,當年鄧蔭南及黃花崗烈士之一的林覺民曾住紅樓。每年雙十,藍營在此舉行升旗禮。麥業成又透露,黃興百年前手植的三棵棕櫚樹90年代全部倒塌,一棵被雷電擊中,一棵被颱風吹斷,一棵老死。藍營在原位置種三棵新樹以示紀念。

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港府把紅樓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只確認建築風格屬20年代。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劉智鵬也認為紅樓屹立過百年的說法「相當可疑」。1905年早期地圖確實標示農場有建築,但與紅樓位置有偏差,且文獻無記載紅色建築物,「下白泥碉堡咁山旮旯都有記錄。點解紅卜卜、咁大座主要建築物都冇記載?」他估計辛亥革命前的農莊,多只建一層高金字頂平房或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