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外曾孫女:我們不是假後人

秋瑾外曾孫女:我們不是假後人

【記者倪清江報道】秋瑾,生於封建時代的女子,不惜拋家棄子搞革命,捨身赴義。她留下一對子女,後代湮沒於歷史,文革時過苦難的日子。秋瑾一對外曾孫女最近來港,細說當年。
秋瑾生於1875年,字「競雄」,又稱「鑒湖女俠」,為同盟會成員,1907年於浙江紹興被斬頭,只留下「秋風秋雨愁煞人」的供詞。
秋瑾1897年嫁給湖南湘潭當舖老闆王廷鈞後,誕下長子沅德和次女桂芳。王沅德育有長女家棟和次女家樑。王家樑嫁予賴敬箴,生下三子兩女,其中已退休的賴啟珊、啟湘兩姊妹日前應電影公司邀請來港出席《競雄女俠秋瑾》首映。

秋瑾

賴啟珊(右)和啟湘來港出席電影《競雄女俠秋瑾》首映。李家皓攝

王家文革時被批鬥

根據秋瑾姪孫秋經武公開的族譜,王沅德娶一妻十妾,沒有生育,家棟和家樑是養女。但賴啟珊說,母親王家樑生前表示她和姐姐都是王沅德所生。她批評秋經武失實,「說外公沒有生育,母親是抱養,我們都是假後人,我們接受不了。」這次電影公司也是找賴家授權。
賴家現居武漢,賴啟珊說他們與秋家數十年沒聯絡,至97年到杭州參加秋瑾亡故90周年紀念才公開身份,招致秋家不滿。她說,是文化大革命迫使他們一直低調,因王家是大地主,中共建政初期交出土地,文革時全家被抄家批鬥,王沅德遺孀二房張璵、即賴氏外婆同年底病故,家裏困難得連棺材也沒有,由賴敬箴用板車推行遺體10多公里到火葬場火化,連骨灰也沒取回。

「還我媽媽一個交代」

賴啟珊和啟湘當時十多歲,憶述時不禁淌淚,「全家都成了牛鬼蛇神,外婆是地主婆,黑五類,她死時我媽都不敢哭,眼淚都往裏面鑽。」有資料顯示,文革時秋瑾墓穴被炸開,她的遺骨被草草埋到山坡土穴,至81年才得以遷回杭州西泠橋。
王沅德說過母親秋瑾不是好母親、妻子和媳婦。賴啟珊卻說:「在滿清政府時代,她沒有辦法不拋家棄子去投身革命。」她們強調,從沒想借秋瑾後人身份得益,這次來港接受訪問,希望爭取研究秋瑾的學術機構認可秋瑾外孫女王家棟及家樑兩姊妹及兩人的後代。賴啟湘說,「還我媽媽一個交代,還歷史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