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內地持續調控政策影響,內地一線城市的黃金周銷情非但未有出現傳統火爆現象,更是慘淡收場,除了一線城市外,二、三線城市的樓市成交亦見低迷,其中成都於黃金周7天假期中,平均成交量只有66套,遠低於九月底平均每日逾200套新房成交。
據成都網上交易數據顯示,黃金周首兩天,市內新盤成交每日均超過100套,雖然不及9月底平均每日逾200套成交,但仍不致於以低迷來形容;中原中國董事副總經理黃雄解釋,主要由於中部於黃金周期間有秋交會,有新盤推出市場,故仍錄得一定成交。不過之後的4天(本月3日至7日),每日成交卻不足百套,最低更只有18套。
至於南京情況亦相若,除了10月1日有逾百套成交外,其後五日假期平均成交均不足百套,至7日(上周五)才見起色,錄得201套成交;昨日截至晚上8時,新盤成交只有129套。
合肥日均成交只45宗
另一個二線城市合肥,黃金周7天假期平均每日成交量只約45套,遠低於9月底一周每日成交量逾百套,直至前日假期完結後,該區樓市才見好轉,單日成交量重返109套,但較9月底平均成交量仍有數十套的距離。
黃雄指出,國慶黃金周成交量與當地市場推盤量有關,以北京為例,黃金周成交量的確較少,但其間市場確實沒有新盤推出市場,所以成交量偏低。至於二線城市如成都、重慶,由於有秋交會拉動下,黃金周成交亦不算太差,但仍不能與去年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