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持七成地權 擬建150幢丁屋生態勝地黃竹洋瀕毀

發展商持七成地權 擬建150幢丁屋
生態勝地黃竹洋瀕毀

【本報訊】新界的鄉郊地帶近年成為地產發展商的獵物,有350年歷史的西貢黃竹洋荒廢村落,是本港第四大風水林,這片生態價值極高的稀有高原濕地,去年起土地買賣頻繁,最少有逾70%土地業權落入發展商手中,有意發展150幢豪華丁屋。環保團體指被收購的土地涉及綠化地帶及自然保育區,擔心發展將原有的生態及文物觀賞村落摧毀。規劃署表示關注有關地點,是否正進行違規發展。
記者:蔡建豪

位置偏遠的黃竹洋目前已成一個荒廢村落,村內的石屋失修多時。不過,人迹罕至卻令這裏孕育成生態價值極高的濕地。西貢之友、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以及綠色力量等三個環保組織,今年3月開始就這片高原濕地的生態進行調查,發現這處是個生態天堂,動植物及昆蟲物種繁多,包括罕見的斑姬啄木鳥、全港唯一的鹿類赤麂及受法例保護的裳鳳蝶,其他存在的動物還包括豹貓及猓子狸等。不過,生態天堂正面臨地產發展的威脅。

受本港法例保護的裳鳳蝶,是黃竹洋其中一個珍貴物種。

黃竹洋錄得本港唯一鹿類赤麂的蹤迹。
生庇教育及資源中心提供圖片

原居民憂家鄉面目全非

西貢之友月前收到已移居海外的原居民求助,指有地產公司近日積極收購黃竹洋的土地業權,並有意在該處興建150幢豪華丁屋。翻查業權轉讓紀錄,發現一向交投淡靜的黃竹洋於08年開始有土地買賣,去年買賣更非常頻繁,收購土地業權的主要是廣美發展及通威投資兩間公司。該名原居民憂慮,家鄉將進行大規模地產發展,勢將面目全非。
西貢之友等團體的跟進調查發現,最少70%的土地業權已作轉讓,其中80%更處於可發展的鄉村地帶以外的綠化地帶及自然保育區。
該會保育主任黃鳴指,政府在1990年將黃竹洋納入「中期發展審批地區圖」,有意保留該處的天然鄉郊風貌,故在鄉村與綠化地帶、自然保育區及郊野公園間,完全未劃定緩衝區。他強調該處近日已發現人工開墾的步行路徑,有理由相信有人正進行發展前期勘探,若成功在綠化地帶進行地產項目,是一個極壞的先例。

黃竹洋已成一個荒廢村落,但卻孕育出一個生態天堂。

規劃署發現有違例活動

規劃署回應查詢時指出,去年底曾接獲其他部門轉介,指黃竹洋有懷疑違例發展個案。該署發現確曾有砍伐樹木及清除植物以開闢泥徑的活動,已去信提醒有關人士遵守城市規劃條例,違例發展將遭檢控,該署亦會密切調查黃竹洋的狀況。大埔地政處指,目前未有接獲任何發展該區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