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主權基金沽兩房債

亞洲主權基金沽兩房債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主權評級被降後遺症浮現,由政府擔保俗稱兩房的「房利美」及「房貸美」債券開始遭到亞洲及中東的央行及主權基金拋售,主要是因為從美國就發債上限的事件上看出美國政黨之間的政治角力問題嚴重,加上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破天荒的降級決定,令投資者對於美國政府的誠信存疑,擔心政府會隨時食言不再擔保債券。

聯儲局擬出手購入

據《金融時報》報道,不少亞洲及中東的投資者正擔心兩房債券安全性,而當中主要的投資者如南韓國家退休基金及科威特投資局等已悉數出售兩房債券。瑞信銀行指出,市場對於兩房債券的需求於7月後出現明顯轉變,亞洲地區於8月只買入3%,總值40億的5年期房利美債券,而與國債的息差更擴大至35.5個點子,較去年同期為高。另外,有分析指,投資者亦擔心倘美國再「印銀紙」,將會令其債券貶值。
至於中國則在今年頭半年買入包括兩房美國政府機構債券(GSE)的總額為244.8億美元,賣出總額為146.46億美元。因此,中國在6月的凈減持後,今年上半年仍然凈增持此類債券98.34億美元
雖然兩房債券正被市場減持,但債券的價格仍與美債相若,有分析指這很大可能是源於聯儲局的介入所致。聯儲局於09年推出第一輪量化寬鬆措施時曾於二手市場買入逾1750億美元的政府資助企業(GSE)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