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投資導航」講開樓市,順便寫埋地產霸權。近年不少人開始懷念董伯伯,雖則八萬五令當年樓市一池死水,但起碼出發點是好的,相反曾蔭權上台後,房屋政策一面倒向地產霸權傾斜,如非樓價飆升至失控水平,阿爺出聲指摘,曾特首亦不得不放風會復建居屋。
港股46間藍籌中,8間與地產業務有關,加埋港鐵(066),佔藍籌數目比例兩成。除了「住」之外,地產商亦是大收租佬,壟斷主要超市、連鎖店,甚至電訊服務。
不過,除了在拍賣場上高價投地外,地產霸權對本港貢獻其實不多,最佳例子是他們繳納的稅款(見表),隨時少過一幅地皮拍賣價。翻查2010至2011年度,八大地產商合共繳交198億元稅項,不過,真正上繳予特區政府的,卻只有63.8億元,佔其總稅項只有三分之一。
8大地產商在港交稅少
去年度8大地產商稅前利潤高達2162億元,如以本地實際利得稅稅率16.5%計算,應該有356億元,最終數目與繳交有甚大差距,關鍵是地產商已經將業務重心北移,最好例子是恒隆地產(101),去年度共繳交10億元稅,真正落政府袋的只有25%約2.6億元。相反,內地現時利得稅率25%,連同要繳納土地增值稅,本地大孖沙明顯豪畀阿爺,超過一半稅項上繳中央,喺香港則佔盡便宜。
去年香港滙豐共繳納146億元稅項,是交稅企業之最,不過諷刺的是,香港滙豐去年稅前溢利779億元,但8大地產商稅前溢利卻是滙豐的2倍,但上繳政府的稅額不足64億元。
下任特首熱門唐英年,今年指香港沒地產霸權,難怪全城富豪Like佢,只要入主禮賓府,低稅高地價政策可延續,居屋供應亦應只係做騷咁做,地產霸權應可放心,港樓價跌極有限。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