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醫生的語言暴力(上) - 麥煒和

醫字咁淺:醫生的語言暴力(上) - 麥煒和

別看醫生外表斯斯文文,我們同事交談間會用上很多暴戾及充滿侵襲性的術語,以下是部份例子。
醫生做手術切除腫瘤或病灶,會用「砌」這個動詞:「砌咗個Ca」(Ca即是腫瘤,Carcinoma)、「砌咗個膽」、「砌咗個心瓣」……明明是切,何解要讀成砌?「砌」有戰鬥的含義,醫生替病人戰鬥,是為了「砌低」腫瘤、「砌低」病魔,再者,做手術不單是切,切完還要把病人「砌」好才算完成手術。
第二個要教的詞語是「搓」:「醫生,請立即到病房『搓人』!」搓人即是急救,醫生進行心外壓時會挺直雙手向病人胸口重複按壓,活像弄堂師傅搓麪粉的動作,所以便叫搓人。為病人進行心肺復蘇,除了搓,醫生還要把膠喉插入氣管直接輸氣給肺部,我們稱之謂「tube人」。在文法上,Tube(膠喉)是名詞,就算硬寫成現在進行式tubing仍然是名詞,我們怎可如此亂來,將它當動詞用?其實tube是intubate(插喉)的簡略讀法,乃動詞,所以「tube人」在文法上是沒有錯的。
例句三:「這位危殆的病人我們要『盡摙』。」意思即是用盡所有方法全力救治患者,與病魔摙過。摙贏病魔固然好,但即使盡了力醫生有時也會摙輸,最壞的Scenario是摙至兩敗俱傷——兩敗者,病人與醫生也:病人失救固然輸了,假如家屬不信任醫生,認定摙不贏便等於醫生的過錯,是醫療失誤,要投訴,要追究責任,醫生一樣是輸家。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麥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