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沙」一詞,不知從何而來?「縮」,本來就是個不言而喻的鬼祟動作:躲避、減少、畏怯,決非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像「縮作一團」、「縮埋一二便」、「縮埋一字角」、「龜縮」。孤寒叫「縮骨」、份量少了叫「縮水」,不能成事的悲劇是「縮陽」……
身體、手腳、骨頭、水份、陽具,都象形易明,但那「沙」怎麼縮?
賭桌上人人買定離手,突然收回賭注算不算縮沙?不過「神沙」指零碎角子而已。或者一隻橫行螃蟹,一遇風吹草動怕自己應付不來,馬上縮回沙洞中算了?或者一個臨陣退縮的人,躲進蝸居大被冚過頭,如同鴕鳥埋首沙堆,當無事發生?或者練習鐵沙掌,擺好架式準備耀武揚威人前攞彩,誰知還未插沙,因沙太熱因人情太冷,忽地止住,亦縮沙。
出處成謎,解釋各異。請識者指教。
有些人,萬眾期待他縮沙,但他什麼都縮就是不肯縮沙。有些人一時伸一時縮又再伸,身不由己,卻由某君之不濟或不測所控制。總之大家都「夢裏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