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蔭權於07年為競逐連任時大力「泵水」於公營醫療,但服務沒明顯改善。上年度白內障手術仍要輪候超過2年,病人平均要輪候近3個月才能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婦產科專科門診新症平均輪候時間延長至逾2個月。
施政報告曾表示,過去數年公營醫療開支累積增加約137億元;承諾會改善公立醫院專科服務,如白內障手術,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
但上年度白內障手術要輪候26個月,最旺場的九龍東聯網今年第二季仍有7,000多人輪候,平均輪候3年。上年度磁力共振檢查平均要輪候86天,只有64%的電腦掃描檢查可於預約的一天內進行。
缺乏培訓新醫生
專科門診中,婦產科門診於09-10年度的新症有53,368萬宗,上年度輕微減至5.2萬宗,但輪候時間中位數由9周增至11周,相信與婦產科人手嚴重流失有關。上年度外科門診新症平均輪候長達12周,港島西有外科新症要輪候2年9個月。
公共外科醫療聯盟主席傅錦峰表示,公院資深醫生不斷流失,只由年輕醫生填補,「新症通常由資深醫生睇,以免睇漏嚴重病人,但資深醫生走晒,年輕醫生睇症慢啲同少咗」。醫管局過去數年缺乏培訓新人,影響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