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美國公佈9月份就業數字,雖然失業率維持於9.1%,但非農業就業職位增加10.3萬個,遠較預期的6萬個為多,私人企業職位則增加13.7萬個,亦遠高於預期的9萬個。雖然對改善失業率未見幫助,但經歷完兩個多月來金融市場動盪後,能有如此成績已算是交到功課。
「債王」格羅斯在數據公佈後表示,9月份增長並不足以維持經濟增長,其實正正道出美國現時最怕的並非再次陷入衰退,而是經濟裹足不前,但通脹卻持續的局面,即滯脹。
老實說,筆者認為伯南克並非唔想再推QE,好像他最近又出口術話聯儲局隨時預備好出招刺激經濟,但我相信他始終擔心與過往兩次一樣,錢無法流入實體經濟,反而推高物價,所以只停留在出口術階段,嘗試探吓風聲。
要寄望伯老似乎比較難,但在國會諸多掣肘下,奧巴馬要做事也無法得心應手,在政治遊戲充斥的美國社會,經濟要撥亂反正暫時點睇都係凍過水。
逢彈走貨聲音充斥
外圍逐漸回穩,一方面英倫銀行上周四擴大買債計劃至2750億英鎊,提高QE規模﹔另一方面,歐洲央行重啟資產擔保債券(coveredbond)購買計劃,以向銀行提供額外流動性。當然,400億歐元的規模無可能即時解決歐債問題,但最近人心惶惶,見到歐洲央行出手,點都鎮定一點。
之前提及市場上看再跌的人十之有八九,叫人逢彈走貨的聲音充斥,可見恐慌情緒是何等高漲。再看上周四、五的大反彈中,資金均流入熊證,顯示出投資者都抱有逢高就沽的心態,以大戶的手法,殺了好友咁耐,見突然通街淡友,應該都唔會放過,因此士佳估計反彈延續的機會應該較高。
張士佳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董事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