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頻結業 老者無所依 10萬人蝸居貧富兩極 特首自埋炸彈

社企頻結業 老者無所依 10萬人蝸居
貧富兩極 特首自埋炸彈

《為煲呔埋單計》【本報訊】曾蔭權上任初期,矢言發展社會企業扶貧,埋單計數,近25%資助期滿的社企結業;他說要老有所依,增加資助安老宿位,每年約有4,000名輪候長者等不及一張床位已離世;他執政6年,本港貧窮人口達126萬,逾10萬人蝸居劏房,上樓無期。貧富兩極,基層市民說,曾蔭權埋下計時炸彈,正候爆發。記者:王家文 盧文烈

個案一.窮人
苦等上樓三年 獲派凶宅

由3年等到5年,從「三無」變「N無」,一家四口居於深水埗套房的伍太,06年申請公屋,上月初才首次見房屋署主任。政府年年派糖,她次次失望,「冇電費補貼、冇綜援、冇差餉、冇租津……」。

政府承諾3年上樓,伍太說是取巧。輪候期間她獲派特快公屋,但全是凶宅或曾遭追債的單位。現居套房約80平方呎,月租2,600元,業主明年收屋,「我唔知點算」,隔壁單位租金已升至3,500元,「真係負擔唔到」。
伍太丈夫做酒樓散工,月入約七、八千元,兩子女念小學,屬「N無」家庭。政府無能,伍太上街遊行,爭取改善民生,多建公屋、居屋,「好多基層、中產都上唔到樓,搞到人心惶惶」。來港近7年,她見證香港的民怨升溫,「好似炸彈,隨時爆炸」。

伍太06年申請公屋,上月初才首次見房屋署主任。

個案二.社企
無政策配合 社企「吊命」

曾蔭權06年推行「伙伴倡自強」計劃,提倡社企扶貧,首年創造近700個職位,近年減至約100個。5年下來,撥款1.25億元資助121個社企項目,累積提供約2,000個職位;84個資助期滿的項目中,19個已停運,部份仍在「吊命」。
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兩年前獲政府撥款開辦社企「刻咖啡」,每月營運成本達9萬元。蝕足一年,近月才有起色,「仲未收支平衡」。他批評政府口講發展社企,但未有長遠政策配合,以英國利物浦為例,除資金外,當地政府規定部份開支要光顧社企,提供額外援助。
「刻咖啡」資助期年底屆滿,馮檢基說若未能自負盈虧,惟有結業。他指韓國較遲發展社企,但數目已超越香港,創造一萬個職位,但曾蔭權只求「整色整水」,「當有人問佢,佢就有多一個項目話畀人哋聽,我哋有社企扶貧」。

馮檢基批評政府口講社企發展,卻沒有長遠政策配合。

個案三.長者
80歲婆婆 七年無宿位

「排到幾時就幾時,到其時死就死,冇辦法。」80歲獨居長者黃婆婆,6、7年前開始申請政府資助的安老院舍宿位,「自己冇人照顧,屋企人要搵食」。年初她跌傷右腿,曾入住私營安老院,環境不理想。她曾託長者中心去信求政府「畀個位我」,一直未有回音。
曾蔭權09年在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安老宿位。社會福利署資料顯示,現時約有2.6萬個資助安老宿位,未來5年增加約600個;截至今年3月,仍有逾2.6萬名長者輪候資助護理安老院或護養院,平均輪候時間為22及39個月。
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指,安老宿位嚴重短缺,政府一直不肯正視,「好多老人家擔心自己過身,都未必入到院舍」。他批評曾蔭權做不到老有所依,「呢方面佢係失敗」。

80歲的黃婆婆等候政府資助的安老院舍宿位多年,一直未有回音。王子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