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和平獎下周一公佈經濟學獎得主】追求男女平等,是文明社會的普世價值,沒有婦女的全面參與,世界是難以達致民主和持久和平,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昨天(周五)將和平獎頒給三名婦女,表揚她們以非暴力抗爭手段推動婦權,致力結束利比里亞和也門的暴力衝突。
今屆和平獎得主,分別是利比里亞首位民選女總統瑟利夫(EllenJohnson-Sirleaf)、利比里亞女權鬥士格鮑伊(LeymahGbowee)和也門人權運動領袖卡曼(TawakulKarman),將瓜分1,000萬瑞典克朗(1,125萬港元)獎金。連同三位得主,歷來共有15位女性獲和平獎。
非首位民選女總統獲獎
阿拉伯之春的推手一直被視為和平獎大熱候選人,卻落得大熱倒灶,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ThorbjoernJagland)否認與五人小組委員會有四名女成員有關,強調女性撐起半邊天,假如婦女不是跟男性對等參與,很難達致長久和平,而卡曼獲獎更是實至名歸,標誌婦女和伊斯蘭可在阿拉伯之春扮演重要角色。
亞格蘭指出:「沒有婦女參與,阿拉伯之春是不能成功的。」阿拉伯之春是沒有領袖,尤其發起人是網誌,多不勝數,但卡曼早在阿拉伯之春爆發前已參與也門反專制政權運動,而她屬於一個被西方視為威脅民主的伊斯蘭組織,而她的行動證明伊斯蘭組織和回教婦女也可推動民主。
談到利比里亞首位女民選總統瑟利夫時,諾貝爾委員會盛讚「自她2006年就任後,她致力確保利比里亞的和平,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強化婦女的地位」,而她能夠上台推動婦權的幕後功臣,正是另一位得獎者格鮑伊。假如沒有格鮑伊號召不同種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婦女以停止做愛,來逼戰士和當權者妥協,就無法在2003年結束了長達14年、造成25萬人慘死的內戰。
瑟利夫也承認,和平獎是格鮑伊應得的,但利比里亞反對黨卻狠批諾貝爾委員會選擇在該國下周二大選前,頒獎給瑟利夫是「挑釁和無法接受」,因為瑟利夫在內戰後沒落實真正和解,而且調查委員會查明她在1989年支持當時仍是軍閥的泰勒與政府軍戰鬥,掀起內戰序幕,要求禁止她參政30年,但她不理禁令參選總統。
阿拉伯之春推手之一的Google行政人員古奈姆,以及推動埃及革命的「4月6日青年運動」創辦人法塔赫都恭賀卡曼,指她得獎實至名歸。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