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咬手 糖尿婦肌肉壞死

蜈蚣咬手 糖尿婦肌肉壞死

【本報訊】秋季是被蜈蚣咬傷高危期。屯門醫院一項研究回顧06年至去年,該院及博愛醫院兩間急症室所接獲的46宗蜈蚣咬傷人個案。意外多數在夜晚發生,74%傷者被咬傷下肢或腳趾,因持續痛楚往急症室求診,有一名本身患糖尿病的老婦,左手拇指被咬傷後,出現組織壞死,須做清創手術。
傷者平均51歲,事發多為9月至10月等入秋季節,不少傷者居住叢林附近的村屋。市民被蜈蚣咬傷後,大部份出現傷口腫痛、紅斑及麻痹等症狀。有市民在睡覺時被蜈蚣偷襲,咬傷胸口及腹部。整體病人中,有五人因較遲出現瘙癢等症狀要再度入院,共19人要入院治療,多數人接受止痛劑或抗生素治療後痊癒。

被咬後盡快求醫

其中一名66歲老婦病情較嚴重,她本身患糖尿病及血壓高,在家被蜈蚣咬傷左手拇指,腫痛症狀迅速蔓延至整隻左手,即時求診。六日後傷口組織壞死,要服抗生素及做兩次清創後才痊癒。
牆壁裂縫、毛氈及鞋子都是蜈蚣常見藏身點。屯門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馮顯達指,「好多傷者都係唔覺意俾蜈蚣咬傷,住村屋嘅居民應該要減少擺放雜物」。他強調蜈蚣咬人後,毒液只入侵患處,不會走至全身,市民毋須過份擔心,應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