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3歲男童張睿霆於屯門醫院接受治療頸椎移位手術後死亡,院方一直不肯承認責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昨責成醫院管理局必須盡快交代事件,包括手術是否符合國際水平,及醫護團隊要加強合作。睿霆父親批評周一嶽太遲跟進事件。
周一嶽昨首次回應張睿霆死亡事件,指醫管局必須盡快向家屬交代,包括整個手術過程,為何手術長達10多小時、手術完成後如何處理病人、甚麼時候決定拔喉及手術是否符合國際水平等。局方要重新檢視醫護團隊的合作性,避免同類事件發生。
張睿霆的母親早前表示,帶領手術的美國專家DachlingPang指手術零風險;周一嶽則承認手術「相當高危」,或會出現法呼吸或四肢癱瘓等併發症。
睿霆父親批評太遲
屯門醫院早前表示,DachlingPang是獲香港醫務委員會的臨時註冊參與手術。醫委會委員謝鴻興表示,臨時註冊原應由全體醫委會委員審批,自97年起醫委會授權衞生署署長可一人審批,故今次是由現任署長林秉恩批准DachlingPang的臨時註冊,一直沒通知其他委員。
謝表示,現時手術疑出問題致病人死亡,顯示審批程序及制度有漏洞,「除非係緊急救命手術,如果唔係應該所有委員一齊傾」。多名醫委會委員已聯署去信,要求醫委會主席交代批准DachlingPang臨時註冊的原因,及列明他可進行的事項。因DachlingPang臨時註冊期限已過,已非本港註冊醫生,家屬無法透過醫委會追究其責任。
張睿霆的父親表示,兒子8月22日死亡,周一嶽現時才責成屯門醫院跟進是很遲,周一嶽應同時向屯院問責。他及太太最快下周一與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會面。一向在內地工作的張父,現時要留港照顧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