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其實是衍生工具一種,與近年散戶熱炒的窩輪及牛熊證一樣,簡單講是賭大細。投資者如睇好後市升,會買入長倉合約,如睇淡則沽出短倉合約。本港期指每日4時15分收市,但近年新加坡IG市場推出網上場外期指交易(俗稱黑期),投資者可全天候24小時任賭。
近兩個月可輸數百萬
現時市場最多人玩的恒生指數期貨,港交所要客戶預先繳交9.59萬元按金先可參與,由於每升跌一點為50元,以現時恒生指數17707點計,一張合約總值88.53萬元,槓桿比率超過9倍。
期指的槓桿效應雖然可帶來豐厚利潤,但同時亦可引致巨額虧損,甚至極短時間內蝕掉已付按金之餘,更欠下經紀行欠款。例如投資者買入一期指合約而未有即日平倉,一旦翌日開市後即急跌1000點以上(蝕5萬元),就算經紀行立即將他的持倉平倉(俗稱斬倉),客戶亦須承擔損失。
恒指8月1日報22663點,惟本周二曾低見16250點,如投資者死唔認輸,不斷補倉頂住,每買一張期指,賬面已輸32萬元,如買入數十張,隨時兩個月內輸足數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