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推出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灣仔司徒拔道景賢里、大坑虎豹別墅、中環必列啫士街街市及前粉嶺裁判法院四個歷史建築,昨起接受非牟利團體申請。其中,景賢里將以「最少干預」方式原汁原味保留,容許營辦團體在景賢里旁的游泳池位置興建一幢約三層高的建築物(箭嘴示)作活化用途,確保景賢里不受破壞。
擁有逾70年歷史的法定古蹟景賢里日後可活化為食肆或商業等用途。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稱,「景賢里嘅主樓、走廊完全唔可以改動,亦都唔建議喺裏面加空調等」,營辦團體可在景賢里旁游泳池約1,500至1,700平方米位置,加建一幢約三層高建築物,但設計需與周邊環境協調,規模和高度也會受嚴格限制。
最快明年底有結果
此外,除了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為景賢里進行評審工作,也邀請負責監督復修工程的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湯國華教授擔任特別顧問,提出申請的非牟利團體在首輪入圍後,需製作模型巡迴展覽,收集公眾意見。今期四個歷史建築活化方案最快明年底有審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