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賬率低 街貨少 多現金5隻內房股最值私有化

市賬率低 街貨少 多現金
5隻內房股最值私有化

【本報訊】近期內房股成為基金洗倉對象,部份股價甚至低於08年水平,市場上更傳言四起,缺水、私有化甚至賣盤時有聽聞。事實上,當內房股市賬率低於1倍時,私有化對於大股東而言,已經開始有「着數」。據本報統計的20隻內房股中,半數已符合私有化條件。 記者:張活儀

不少內房股股價經過連番急挫後,市賬率已低於1倍,本報統計的20隻內房股中,有13隻市賬率不足1倍,當中10隻更持有大量現金,撇除大股東持股量後,提出私有化所需現金僅數十億元,部份更只需數億元。
有外資行分析員指出,有些內房股持有現金量大,大股東持貨高,市賬率低,「家配股無人要,發債又無人吼。」換言之,上市平台作用已不大,具有一定私有化條件,部份更有兩個上市平台者,不排除會趁機作出整合。

趁市弱作出整合

本報統計10隻符合私有化條件的內房股中,有5隻市賬率低於0.3倍,其中以上置集團(1207)最低,只有0.14倍,截至前日,公司市值只有14.76億元,據該公司年報顯示,大股東施建持股量達63%,若私有化購回街貨,資金只需5.46億元;截至6月底,公司持有現金41億元人民幣,故私有化的誘因很大。
此外,施建同時持有另一上市平台中國新城鎮(1278),其持股量亦近60%,公司市值只有12.87億元,但其市賬率則略高於上置,約有0.3倍,而公司持有逾11億元人民幣現金。
不過,分析員指出,由於外滙管制問題,而私有化需要港幣,故即使合乎條件,亦有可能受到外滙問題影響而難以達成私有化。

或受制外滙管制

10隻內房股中,只有瑞房(272)派發中期息;換言之,公司有一定數量的港元在手,而大股東羅康瑞伉儷持股量達61.51%,截至6月底,公司持有現金73.34億元人民幣,截至10月4日,公司市值只有88.6億元,市賬率亦只0.29倍。
另外,較值得留意的是中渝置地(1224),雖然大股東張松橋於公司持股量只有50.68%,但公司屬少數淨現金的內房股,截至6月底公司手頭現金高達65.9億元人民幣,而同期債務只有17.88億元,截至前日,公司市值只有26.22億元,扣除大股東持股量,若提出私有化所需資金只是12.93億元,換言之,即使私有化,公司仍餘下大量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