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專訪
辛亥革命,革出了一個全新的中華民國。蔣中正繼孫中山之後,成為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領袖;他去世後兒子蔣經國接任,形成「蔣家王朝」。但隨着台灣政治民主化,蔣家王朝一去不返,蔣氏後人多移居海外,並回復平民身份,遠離政壇。而目前唯一活躍政壇者,是蔣家第三代、現任國民黨副主席的台灣立法委員蔣孝嚴。他說:「民主社會,政治家是沒有政治遺產可以繼承的,祖先的豐功偉業,屬子孫可以仰望,無法承傳。」 中國組
「我覺得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就是對辛亥革命百年最好的紀念。」昨日,在台灣桃源縣大溪慈湖兩蔣陵園,《蘋果》記者見到去謁拜先人的蔣孝嚴。被問到如何看待百年前那場革命時,他表示,孫中山先生百年前提出三民主義,中華民國在台灣得到很好實踐,特別是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創造了華人世界的奇蹟,舉世矚目。
老先總統孫子變蔣副主席
現年69歲的蔣孝嚴原名章孝嚴,是老總統蔣中正的孫子,前總統蔣經國的私生子,屬蔣家第三代,也是中華民國歷史上蔣家王朝中,唯一一位仍在政壇上活躍的後人。因為母親章亞若與父親並非夫妻,庶出的他和哥哥章孝慈長達幾十年隨母姓章,直到11年前台灣政黨輪替,他失去外交部次長官位,回復平民身份,回大陸為母親掃墓,才於2005年和子女改回姓蔣。
恰巧,那次本報記者也曾隨訪,目睹他率妻兒跪在桂林鳳凰嶺母親墳墓前痛哭,並見證他在浙江奉化溪口蔣氐祠堂,跪地許願,要認祖歸宗,改回姓蔣。11年後,記者再提往事,當年的章孝嚴,現在的蔣孝嚴笑稱,認祖歸宗完全沒有尋求政治遺產之意,「台灣政治已向民主轉型,民主社會,政治家是沒有政治遺產可以繼承的,祖先的豐功偉業,子孫可以仰望,無法承傳。」
從專制政治體系可以世襲的高官,到民主社會靠拉選票走入立法院,蔣孝嚴完成了一個政治人物最艱難的轉型,現在他不但是中華民國民意代表,還兼國民黨副主席,是台灣政壇的活躍人物,10多年前,人們還喜歡用「老先總統孫子」、「前總統的私生子」等形容他,現在,人們尊稱他「蔣副主席」,「蔣立法委員」;這不是簡單的稱謂變化,而是對政治人物的肯定。
蔣友柏:我們已經遠離政治
除了蔣孝嚴,蔣家王朝雖已衍生到第五代,但再無人涉足政壇,甚至都不願公開在媒體露面。《蘋果》記者在台北還聯繫到目前健在的第三代蔣方智怡,即蔣經國的兒媳婦,以及第四代的蔣友柏,欲採訪了解他們的生活現狀,但都被婉拒,其中創立了橙果設計公司的蔣友柏更直言:「我們已經遠離政治,所以不希望媒體關注,當然,如果是生意來往,我們歡迎。」
蔣家後人深知,以蔣氏家族在中華民國曾有過的影響力,想在台灣做平凡人不容易,因此第三代起陸續赴海外發展,第四代幾乎都在外國成長受教育;曾經在中華民國歷史上權傾一時的蔣家王朝,已走入歷史。
蔣中正小檔案
1887—1975年
籍貫:浙江奉化
榮譽:中華民國第一至五任總統
經歷:
‧1907年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預備學校東京振武學校就讀
‧1911年10月,潛回上海參加辛亥革命於江浙起義
‧1917年受孫中山讚許奉命留上海主持黨務軍事
‧1923年任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
‧1924年任黃埔軍校校長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北伐軍)總司令
‧1928年任北伐全軍總司令部北伐全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
‧1938年任中國國民黨總裁
‧1948年後任中華民國第一至五任總統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