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死張睿霆 屯院否認是教學騷歸咎「罕見併發症」

醫死張睿霆 屯院否認是教學騷
歸咎「罕見併發症」

【本報訊】屯門醫院昨首次交代13歲男童張睿霆進行頸椎手術後死亡事件,院方強調手術是有臨床需要才進行,否認用作教學用途,並指睿霆在手術拔喉後氣道阻塞是「罕見併發症」。據院方委託本地專家撰寫的報告透露,睿霆拔喉後呼吸困難,醫護人員用不同方法為他開通氣道均失敗,要60至70分鐘才成功令他恢復呼吸。
張睿霆8月4日在屯門醫院進行填補頸椎虛位手術後一直昏迷,延至8月22日死亡。睿霆父母控訴由美國專家DachlingPang領導手術,是用兒子作示範教學用途,並將過程錄影,但家屬事前毫不知情。

鍾健禮(中)昨不肯承認張睿霆的死是醫療事故。

家屬不滿只獲報告摘要

署理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鍾健禮昨首次公開交代事件,他指睿霆於拔喉後有嚴重阻塞,令呼吸困難,醫生用很多不同方法開通氣道,其後在氣道開孔插喉,急救時曾心跳停頓。睿霆的手術並非作教學用途,而是有臨床需要;手術前彭教授及其他醫生曾向家屬說明手術風險。他沒回應事件是否醫療事故,兩度強調是「拔喉後引起的罕見現象」及「罕見併發症」。
屯門醫院於事發後私下找本地專家調查,張家不滿只獲調查報告的摘要。鍾表示報告只查出事的來龍去脈,沒就手術過程作評論,因而與家屬期望有落差及引起溝通問題,他昨就此致歉。專家的調查報告已再交予海外專家研究。
張睿霆父母昨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與該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本周五中午前會面,交代手術責任問題。梁栢賢昨發表聲明指稍後會與張父母會面。
根據院方委託本港專家進行的調查報告,當晚6時手術如期完成,儀器及X光顯示睿霆的神經系統正常及手術結果令人滿意,其眼、臉、舌頭和嘴唇無腫脹,無數據顯示他不適宜拔喉。當睿霆開始甦醒,張開眼睛及跟從指示移動四肢,呼吸有規律。7時15分醫生正式拔喉。
但拔喉1至2分鐘後睿霆即出現呼吸急促,30至40分鐘後情況一直轉差。醫護人員用不同方法替他建立氣道,並為他戴上面罩提供純氧,經他鼻腔插喉但失敗。睿霆的呼吸變較慢,醫護曾試用正氣壓輔助呼吸,但其血液含氧量一直減少;麻醉科醫生兩次用插咀穿刺睿霆頸部均失敗;腦外科高級醫生插針才成功;另一名醫生於他頸部開造口有困難,外科醫生到場才開到造口。但其血含氧量下跌,脈搏減慢,需進行心肺復蘇2至3分鐘後,最終於拔喉後60至70分鐘才成功建立氣道恢復呼吸。